李侃一脸惊讶,“明州竟有这么多日本人?”</P>
徐知古笑着说道:“日本一向仰慕我朝文化,自贞观四年第一批遣唐使入朝,至今已经派了十几批使团,共计数千人之多,明州有日本人也不奇怪,台州、杭州、苏州、扬州也有很多日本商人。”</P>
“那岛上可有我朝百姓居住?”</P>
徐自古想了想,说道:“此岛入海近一百里,太过偏远,没有我朝子民居住,只有渔民捕鱼的时候偶尔过去歇脚。”</P>
李侃将记忆中的地图回忆了一遍,“一百里?难道是岱山?”</P>
徐知古一脸懵,“这岱山在何处?”</P>
李侃眉头微皱,看向钟季文,“孤记得日本最后一批遣唐使团是开成三年,入朝的路线,停留的地点,期限皆有规定,外国人入境需办理公文,你们府衙对这些日本人可有登记管理?”</P>
钟季文神色慌张,结结巴巴道:“殿下,下官刚上任不到一月,对东瀛人的事情还未曾了解,此事徐县令应该清楚。”</P>
徐知古颤颤巍巍道:“殿下,州府户曹参军和谘议参军已经为这些东瀛人颁发了‘过所’,且依照我朝律法,将化外人于宽乡附贯安置,这群东瀛人住在岛上应该并不违律。”</P>
李侃冷哼一声,我朝还规定“蕃客入朝,不准与国内官民百姓私自交流,他们遵守了吗?你们严查了吗?”</P>
“这.....”</P>
钟季文和徐知古浑身颤抖,额上冷汗直冒,不明白李侃为何对东瀛人这么大反应。</P>
司徒博低声问道:“殿下,这些东瀛人有问题?”</P>
李侃轻吁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虽然大唐动荡不安,但这个时代的百姓作为天朝子民,自然不会将一个小小的日本放在眼中。</P>
“这些日本人是何时来的明州,为何会居住在百里之外的岛上?”</P>
徐知古擦了擦汗,回答道:“约是三年前,一批东瀛商人在岛屿附近触礁,船上货物浸水,恳请借地晾晒,羊刺史出于两国友好的考虑别应允了。”</P>
“两年前,东瀛商人又面见刘汉宏,以每年五千两白银租借岛屿,准许他们在岛上暂时居住,为他们在我朝从事商业贸易提供便利,近一年,东瀛商人时常来明州购买砖瓦木石,想必是在岛上建屋。”</P>
“已经开始建屋了?这一年你们官府可曾登岛检查?”</P>
李侃脸色微变,这听起来怎么跟葡萄牙租借澳门一个套路?出这个主意的一定是个高人。</P>
徐知古摇摇头,目光看向钟季文,意思很明显,处理外国人事务,归州府管辖。</P>
钟季文又开始冒汗,他才上任一个月,根本就不知道日本人租借岛屿的事情,更别提登岛检查了。</P>
李侃沉吟片刻,开口说道:“徐县令,带孤去日本人居住的岛屿看一看。”</P>
钟季文脸色大变,“殿下,这....有什么不妥吗?”</P>
李侃没有回答,转身上了战船。</P>
钟季文和徐知古心情忐忑的也跟了上去,想破脑袋也不知道东瀛商人在岛上居住有何问题,难不成是刘汉宏收了贿赂,租约有问题?</P>
两个时辰后,一行人十几艘船来到东瀛人租借的岛屿。</P>
远远的便看见岸上人影晃动,越来越多人向码头汇聚。</P>
李侃打量着岸上的日本人,面色微沉,“钟刺史,岸上那些手持武器的也是商人?”</P>
钟季文定睛一看,不禁脸色大变,岸上竟有二三十人身穿短甲,腰挎长刀,眼中满是煞气,身上绝对是背着人命的。</P>
“这...或许是商队聘请的护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