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汉王正位续大统 金乌翻飞入蜀中(2 / 2)

“三将军莫要心急,亮此番欲议者,请主公登大位者也。”</P>

关羽张飞大惊。</P>

关羽略带怒意道:“军师何故令大哥行此不义之举?”</P>

诸葛亮早料到这个情况,轻摇羽扇说道:“关将军试言,何为义举,何为不义?”</P>

关羽道:“自当讨伐叛逆,以正天威!”</P>

诸葛亮道:“关将军思之,以荆益两州之兵,能敌百万曹军否?”</P>

关羽哼了一声,道:“叫关某坐视汉祚遭窃,吾宁死!”</P>

诸葛亮又道:“纵能逐之,皇室为曹丕屠戮殆尽,又当何人立位?”</P>

关羽不吭声了,一切事情走向的答案都指向一个人:皇叔刘备。</P>

至此,诸葛亮又把之前的顾虑说出,四人终于统一了意见。</P>

剩下的,就是让刘备接受了。</P>

刘备病刚好,就有以关羽张飞诸葛亮三人为首,其余大小官员联名上表,奏请汉中王即皇帝位。</P>

刘备看完惊道:“卿等何故陷孤于不义邪?”</P>

诸葛亮道:“曹丕篡汉,王器更易,主公乃汉室苗裔,合理继统,延续汉祀,上顺天意,下合民心,望主公深思。”</P>

刘备看见关羽张飞竟也在堂下,问道:“二弟三弟亦是此意乎?”</P>

关羽道:“还请大哥早正名位,以率三军讨伐叛贼!”</P>

张飞跟道:“弟无所求也,只望大哥能尽诛国贼,还天下朗朗乾坤!”</P>

刘备可能病还没好透,脑子不太清醒,被两人说地莫名其妙,问道:“讨贼自当讨贼耳,何必登大位乎?”</P>

诸葛亮谨慎惯了,早有预案,赶忙接话道:“还请主公视此物。”说罢,递上一张密表。</P>

刘备以为又是什么信息,打开看时,却是需要继位的原因,猛然清醒,心道:还是孔明想的周到。</P>

诸葛亮当然想的周到了,这个原因,可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就是不能说出来。明面上的目的,必须纯粹!</P>

但刘备心里还是迈不过这道坎,而且这事情不能在公堂上议论,遂佯装大怒,拂袖转身离场。</P>

诸葛亮是谁?自然明白刘备的心思:不是不清楚利害关系,而是需要名正言顺。</P>

简单来说:这个锅,他不能背。</P>

那咋办?群臣背呗。</P>

于是乎直接发动百官联名上表辞官:</P>

“汉中王殿下在上,今逆贼篡位,王器更易,吾等世受汉禄,宁死不愿做魏臣。既王上无续汉祚之心,臣等请辞,归耕山野,以待时清。”</P>

刘备览毕,叹气道:“卿等万万不可,既如此,孤从之便是。”</P>

好了,一切名正言顺了。由光禄大夫谯周设坛,许靖许慈掌礼,刘备登坛继位,延续大汉。</P>

刘备登基,改元章武。立妃吴氏为皇后,刘禅为太子,分别封义子刘封、次子刘永、三子刘理为豫王,鲁王,梁王;拜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关羽为大将军,张飞为车骑将军,其余卫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镇东将军赵云,镇北将军魏延等等,文武百官,尽数升赏,两州军民,无不欣悦。</P>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至此,神州大地再次陷入了分裂。</P>

现在,汉魏两边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孙权怎么办?</P>

【注:汉末武将是四方将军高于征镇将军,三国时期各自制式不同,比较混乱。</P>

如曹魏征镇将军高于四方将军,安平位置不变,如邓艾是征西将军,钟会是镇西将军。而蜀汉虽基本延续汉制,但似乎镇在征之前,如赵云由征东将军提拔为镇东将军,陈到魏延都先后干过征西将军。</P>

具体变更节点已不得考证,后续不同国家将军名号和提拔封赏都比较乱,为避免读者产生歧义,特此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