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商业合作(2 / 2)

而这些商会员工的花销又基本上都在商会自己那边。

结果便是商会付出的那些摩拉,有超过六成近七成都直接或间接回到了商会手上完成了资金回流。

并且由于剧团有部分社奉行资助以及愚人众投资,再加上剧团演出中软植入带来的红利等等……

实际上万国商会在于埃里斯剧团合作的这段时间里并没有亏损多少,甚至不考虑人力成本的话还有点儿小赚。

……

当然,久利须愿意与剧团开展商业合作的主要原因,还不是单单看重那蒸蒸日上的红利。

至于那最主要的原因,概括下来的话只有四个字——商业竞争。

随着锁国令的结束,稻妻鸣神岛的商业土壤看起来似乎重新焕发了生机。

虽说有着雷电将军颁布锁国令让大量曾经在稻妻展开贸易活动的商人血本无归这样的前车之鉴,可对于本质逐利的商人来说这都不是个事。

除了少数还在观望的稳重派大商人以外,相当大的一部分商人都不约而同盯上了这一片因为重新开放而市场极其空白的土地。

尤其是一些身家不算特别高的小商人几乎是在得到稻妻解除锁国令这一消息后就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立刻动身,为了抢占先机甚至选择带人自驾船只出发。

哪怕取消了锁国令的现在,稻妻周围的海域已经不再有那骇人的雷暴,但那一直存在的海浪等危险并非随着雷暴一同消失在路途中。

也不知有多少人带着自己的全副身家与欲望葬身于海底,可总有一批人成功抵达了稻妻的土地准备大展拳脚赚个盆满钵满。

然而这些人忽略了锁国令期间苦苦坚守在稻妻本地的那些商人,常言道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本地商人们好不容易等到了希望,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让其他人摘桃子?

于是在外部的压力下,砥砺前行的万国商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团结,以应对接下来的商业战争。

在以万国商会为首的本地商人势力的联合攻势下,首批上岸的小商人们非但没有赚到摩拉反而连连亏损,迫不得已这些商人也选择了联合。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外来派与本土派之间的商战拉开了帷幕。

虽说外来派源源不断人数与资金不断增长,在击溃本土派前还不会分裂。

可本土派商人也并非完完全全真正意义上的本地商人,而是部分本地商人与不少锁国令前来稻妻经商并坚持下来的外地商人。

因此本土派呼朋唤友下也有不少援军前来支持,再加上锁国令期间的口碑以及更加团结能够相互扶持的作风,以至于在数月之后的现在也没有落入明显的下风。

虽说在人力物力上,万国商会毫无疑问处在弱势,但他们的强处在于拥有着相对扎实的基本盘。

稻妻的市场就那么大,所以靠着积累的信誉万国商会前期一直出于优势,市场占有率从未跌下过一半。

直到对方拉开了价格战的序幕。

虽然说是两大商会,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也只不过是两群小商贩集群之间的商业战争而已,无论是久利须还是相关的幕府人士都清楚的知道这一点。

倘若是真正的跨国商会,久利须绝对不会像这样选择对抗而是选择尽可能的合作。

因为为了长期利益的最大化,跨国商会会选择利用现有秩序,那么万国商会的众人虽然不一定吃的到多少肉但一定喝的到汤。

而这些外来商贩不同,这些人的目的仅仅是在跨国商会进场前尽可能多割些韭菜。

因此为了实现短期内最大收益,这些人会选择击溃现有秩序,在混乱中竭泽而渔式的狠捞了一把后就直接润去下一站。

至于秩序破坏后的一地鸡毛……跟这些跑到其它地方继续做生意的人还有啥关系?

虽然商家的竞争有利于消费者,但是明白本质的幕府还是偏向万国商会并出台了几项维持市场最低秩序的规定,比如禁止并打击不合理的恶意降价等行为。

如果万国商会是纯粹的本地商家,幕府在政策规定上的支持力度也许会大上不少,可惜万国商会不是。

结果就是两大商会不断放血给稻妻,然而谁都不想轻易认输退出稻妻市场。

所以在这一时期,赚钱不在两大商会上层人士考虑的范围内,或者说在他们看来,比对方亏的少就是赚。

也正因如此,久利须在了解相关情况后选择主动出击,与埃里斯剧团达成了这一项商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