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工人子弟的学校,只是普通学校,考试成绩比较一般,不如寄宿学校的考试分数高,但那个工人子弟的学校,特别的有人情味。班里的同学的父母好多是一个厂子的,所以团结和睦,更显纯净,两年的观察和接触,让作者大人留下了很单纯的一大段记忆。作者大人至今仍然会进行表扬和称赞,此生念了多个学校,那个学校的和睦环境是最好的,万万可惜去了不该去的地方,遭到很多欺负和不公。</P>
有的事情注定会经历,但如果能不经历,该有多好。只是有的事情,不亲身经历,难以真切感受到一些卑劣和难过,一些事情有经历的意义和定数。</P>
在少年宫的那个地方,播放电影前,有老师会组织同学们唱歌,会比较哪个班级的同学们唱的好听,唱的歌声响亮。那时候,放的电影不是最新的,可能已经出品一段时间了,远没有现在的更新速度快,有的大制作或很有热度的电影,在那个年代可以放映挺长时间,如果觉得观影体验好,有的人会去电影院重复的看已经看过的电影。观影的人很多,台下观众的反映,也是一种观影的氛围。</P>
那时候放映电影的技术远远不如现代,没有现今电影的超高的清晰度,亮度不是那么亮,但那个年代,能到电影院看电影,已经挺不错了,有的人租录像带,后来租用光碟,电影是一个或两个影碟,电视剧得有几十个影碟。有的光碟出租屋至今还有,可能有四刻清晰度的。有的人还是会用家庭影院和影碟机看影视,网络平台的影视万千,但仍有人会按习惯来。</P>
在很多年前,那个场馆就没了,改建成其他的设施,几十年的老建筑,昔日有多少瞩目,有数以万计的人去过那边看表演和看电影,那是很多人知道的一个地方,只是早就没有了。可作者大人至今还记得,与当年的一些人有着相近的经历和体验。</P>
随着城区的改造和升级,那个工人子弟的学校,早已搬离了地址,但幸运的是,那个学校还有,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那么多和睦相处的同学,会有团结温和的学校氛围,很少有在学校内欺凌霸凌的现象,学校管理的好,真的很好。</P>
作者大人汇总现在知道的信息,那个老房子的外表,在多年前翻新,刷了枣红色的新漆。有的老邻居还在,有的老邻居已经不在人世了,或许他们的子女或亲人还生活在那片区域。按房屋的使用寿命,可能几十年以后才会动迁和改造,没有那种八层楼没电梯的老式设计了。在姥爷姥姥的楼下一层,可能还有小卖店,也可能没有了,曾经,那个楼下就是一家小卖店,确实方便,在周边有很多个小卖店,有挺多小玩具小卡片出售。记得此生小的时候,很乐于去那些小卖店,买点休闲食品,对一些小玩具,看了又看,看的多了,可能就管家人要钱去买货了,对于一些小卖店的存货,抱有期待,也许能选到心仪的商品。那个楼下的好多的平房,已经变成楼房和空地,在以前的空地,已经建造了挺多房子,有的房子带有电梯。厂子的大众浴池的旧址还在,但已经改造了,有的地方仍然空着。工厂的旧址在多年前,仍是那样,现在什么样,作者大人已经十几年没有去那个厂子里看过,也不清楚。在原来的家,走路十几分钟,就能到一个集市,现在好像还有,即使没有,也当做还有,就是个早市,商品种类挺多的。桥头那边区域有翻新,曾经走路十来分钟,得去坐寄宿学校的校车,桥头那边有个车站的站点,不知道有的校车还路不路过那边,可能是没有了。在桥头往前,靠商场那边,有了一个四星级的酒店,属于那片区域最高档的一个住宿,周边的小旅馆很多,但酒店很少。原来的商店,在二十年前就没了,变成一个高档型的商场,那个商场的名气挺大的,主店在城里,在当地有多家连锁商场。在商场的对面,曾经是市场和店铺一条街,后来变成了商业广场,有商业和大超市,再往前走一会,就是姥爷姥姥的儿女住的公寓小区,小区里有几千户的人家,有二三十层的高楼公寓。昔日,那个地方的高楼很少,如今,连很多小区,都是高层楼房。在小区附近有小超市和饭店,不远的地方有地下市场。作者大人前些年多次回去,在那边住过,只是不怎么喜欢,还是觉得那个老房子更有家庭感,因为有姥爷姥姥生活在那边,在那片区域生活了很多年。</P>
我在前段时间看了一部电视剧的合集解说的视频,觉得没有评价的那么好,只是电视剧的一些场景和话语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和追忆。</P>
作者大人写的这些事情,有的人已经不在了,有我在追忆和纪念这些往昔。</P>
再回首,背影已远走。再回首,泪眼朦胧。有的事情,不但会回顾的去看,还会看很多次,有的纪念,是因为值得去纪念,感恩感激,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