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百万美元很多,但对于劳伦斯,算不了什么,而且,唐缺为哈佛附属中学帆船队捐献的一百万,一分钱也到不了劳伦斯手里。
所以,劳伦斯在意的,并不是钱。
唐缺笑着道:“他那个级别,又怎么可能被一百万米元打动。只是劳伦斯从内心里,也觉得推动这件事,或许就是青史留名的好机会。”
“如果这事儿做成了,而哈佛清泉分校又做的十分好,不负世界名校之名。几十年后写校史,首先要夸奖的,就是劳伦斯的英明。”
“如果做的不好,就算是实验失败,对他们也没有什么损失,等几年,再逐渐撤出,就像七八十年前的哈佛燕京学社那样。”
唐缺这么一分析,夏青鸾明白了。
并不是钱的事儿。
就算唐缺不给帆船队捐钱,劳伦斯也大概率会去推动,只是没有这么迅速。
唐缺也就是花钱买时间。
劳伦斯和布洛森都想当第一。
唐缺也想当第一。
第一个在哈佛清泉分校当研究生的人。
但唐缺不是求名。
更主要的是不用去米国上研究生了。
省事儿。
在清泉市就能哈佛毕业证的话,爽歪歪。
“嗯,还有件事要确定,毕业证不能显示什么分校信息,统一的哈佛才行。”
这个应该不难。
到时候想办法设计合理的课程就可以了。
而且,就算以后要加,他这个特殊的学生,也可以不加,劳伦斯和布洛森,应该会给他这个面子。
至于挂不挂分校的名号,也有各种情况。
唐缺记得,几年后,河东大学在东边沿海城市也弄了分校,一开始两年,分校的毕业证和总校这边是一样的。
直接就是河东大学的印章,校长印章也一样。
后来,河东大学的印章,名字后突然加上了括号,某某市分校。
学生都怒了,各种闹。
具体后面怎么处理的,唐缺也不知道了,因为那时候唐缺都毕业好几年了,只是看到了这么一个新闻,但是没关注后续。
——
十天后,布洛森教授联系了唐缺。
“唐,已经有了初步的眉目,我们准备去你们清泉市考察。”
“欢迎。”
“费用的事儿……”
“自然是我出。”
“不用不用。劳伦斯说了,用哈佛的经费。”
唐缺微微惊讶:“哦。”
呵呵,看来,劳伦斯这哥们儿,很懂啊。
不过,不管用谁的钱,都无所谓。
几个人来回机票什么的,也没多少。
唐缺想了想道:“你那边敲定日期,我这边安排。”
布洛森道:“好。初步定下的是两周后,具体哪一天,要看飞机的情况。”
唐缺立刻去找李荷商议。
既然来了,就得让他们感觉到舒服才行。
起码吃的,要过得去。
不能过于的花里胡哨,很多华夏人都享受不了的,比如蚕蛹蚂蚱什么的,就不要给布洛森他们吃了。
万一吓住,人家不来了,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