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二三十港元一顿的早餐的话,午饭和晚饭平均每人超过了四千块,这特么也有点忒奢侈了。
还有其他说不清的费用,更多。
再加上其余的文物,乱七八糟不应该出现的费用,早已经过亿。
总之,账目很乱。
傻子都知道有猫腻儿。
相关调查部门,立刻将齐大襄控制了。
他的领导,也同样被控制。
对于调查,齐大襄根本没有丝毫的抵抗力,全都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招了。
只是齐大襄,弄到自己手里的文物就有几十件,钱,超过了两千万。
往自己手里弄文物,手段也很简单,比如要收一件文物进博物馆,就找到卖家,高价买,让卖家私下给添头,买个盘子,可以免费给一只碗这种,当成回扣。
齐大襄的领导,更不用说了,金钱额度,差不多是齐大襄的五倍。
只是私下扣下来的文物没有齐大襄的多。
估计齐大襄的这位领导知道自己闷下的文物不如齐大襄多后,会生齐大襄的气。
保理博物馆这边,被调查的底裤都没了。
舆论哗然。
而唐缺这边就比较简单了,毕竟只有两件文物,账目简单清晰,而且没有丝毫多余的费用。
免费。
两件全部免费。
甚至,唐缺从台蛙寒舍拿来马首,对方还给唐缺管理的国宝回归基金捐赠了八百万港元。相比之下,保理博物馆从寒舍弄回来三件,里里外外花了五千万港元还多,差距巨大。
再加上何大老板捐赠的一亿美金。
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谁才是真材实料。
全国众多记者,蜂拥到了清泉市,要采访唐缺。
唐缺大方的接受了采访。
“我认为,国宝回归这种事情,是要适当动用国家机器,但不是国家的财产。更多的,是需要外交的手段,而不是拿着国家的钱去买,至于民间怎么操作,那是民间的事儿。民间也应该以更小的手段拿回来。”
唐缺还说了一句大胆的话:“还有,像十二生肖,更多的是象征意义,没有文化承载功能的文物,可以不收,或者少收。”
这种话,大家都明白,但是说出来就不一样了。
如果舆论一偏,唐缺可能就会被反噬,但他还是说了。
从国外弄回来一个唐代带字的青铜镜,或者上古的青铜器,远远要比一个水龙头有意义的多。
十二生肖兽首,更多的是被炒作出来的概念,赋予了回归的意义。一些觉得,兽首被人掳走,弄回来就代表了强大。
错是不错。
可是弄回来的手段,值得商榷。
买回来,算什么强大?
只是让人当做凯子,被坑一笔,还被嘲笑,没有太大的意义。
不管舆论会不会偏,唐缺都将这话说出来了,至于结果如何,看成效。
应该不会太坏,毕竟,官方内部,整体对唐缺的评价不低。
而且,微书平台,是唐缺的,说不好听的,可以控制舆论方向。
——
一场风波,成了二零零二年秋天最热点的舆论之一。
保理博物馆灰头土脸,不再像之前那么高调,打着为国收宝的旗号了。
而河东省博物馆和文化馆这边,也在以官方的身份,推动回归文物展馆的建设。
文化馆长楚群找到唐缺:“咱们展览品太少,怎么想办法把保理的那些文物接过来。”
唐缺想了想,道:“你们正常往上打报告,让相关领导来决定,我舆论也推动一下。”
楚群觉得可以,只要舆论效果到了,领导肯定会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