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老百姓张伟(1 / 2)

十一月二日。</P>

主峰换防,距离主峰不远的张伟小队,也一起被换了下去。</P>

张伟的小队再次汇合。</P>

战斗一直持续到11月25日。</P>

这期间,张伟带领着小队的成员完成了12次运输任务。</P>

为部队运输线建立了两处防空洞。</P>

而他的战友,牺牲两人,重伤两人,其他人包括他也都有轻伤。</P>

战后,当前线幸存的战士回到驻地,看到张伟他们的时候,都开心的迎上去打招呼。</P>

他们不会忘记,在前线连续作战的时候。</P>

在他们滴水未进,空腹作战的时候。</P>

是张伟这支队伍,给他们送去了苹果,糖,手榴弹等必要的物资。</P>

十二月初,张伟的小队解散。</P>

所有队员回归38军,而张伟也和马国栋汇合,继续文工团的工作。</P>

1953年一月,部队换防,不少战士踏上了回家的路。</P>

而文工团还需要继续他们在朝鲜的工作。</P>

张伟其实也想家了。</P>

但是,张伟所在的文工团已经并入了国庆过来的文工团大部队。</P>

他们的慰问工作还在继续着。</P>

张伟也不可能独自回家。</P>

1953年2月,四合院。</P>

秦淮茹生了,生了一对双胞胎,龙凤胎。</P>

两个小不点躺在炕上,就是睡。</P>

饿醒了,就哭,喂饱了,继续睡。</P>

秦淮茹坐着月子,在李琴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又胖了一些。</P>

孩子名字还没有取,一家人都等着张伟回来给孩子取名字。</P>

不过,张亮倒是琢磨了好几个名字了。</P>

什么张英雄啊,张援朝啊,还有张好汉。</P>

女娃也想了几个,张秀娟,张冬梅,张红霞之类的。</P>

当李琴说张好汉有些不好听的时候,张亮也给出了充分的理由。</P>

老子英雄儿好汉。</P>

张伟是战斗英雄,儿子叫张好汉合情合理。</P>

李琴白了一眼张亮,就不再搭他的话了。</P>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伟有些厌倦了这样的生活,甚至怀念起拿枪战斗的日子。</P>

只因为,文工团不只是慰问自己的战士。</P>

还多次的为当地的军民演出,甚至自己节省粮食,分给当地的老人和小孩。</P>

对于这样的举动,张伟没有感觉有多光荣,反而越来越不爽。</P>

最后,他开始拒绝任何关于慰问当地军民的表演。</P>

只是,张伟的战斗事迹,已经成为了文工团宣传的主要内容。</P>

他的情绪也影响到了一些文工团的团员。</P>

马国栋找到了张伟。</P>

“张伟,想家了么?”</P>

“是啊,想家了。”</P>

“大家也都想家啊。”</P>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马国栋继续说道。</P>

“张伟,咱们是文工团。”</P>

“咱是来鼓舞,激励战士的,不能把负面情绪带给战士们啊。”</P>

“马老师,慰问我们自己战士的时候,我从来没有什么负面情绪的。”</P>

“我只是不愿意给当地人表演。”</P>

“张伟,这种不利于团结的话可别乱说。”</P>

“我乱说?我乱说什么了?”</P>

“我们是来帮他们打仗的。”</P>

“现在还要逗他们开心?还要考虑他们能不能吃饱?”</P>

张伟越说越大声,马国栋见状连忙阻止了他。</P>

“张伟,你胡说什么,闭嘴。”</P>

“不说就不说。”</P>

张伟闭上嘴,扭头看向了别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