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连敌人也引用你的经文(1 / 2)

第600章连敌人也引用你的经文

三月二十八,雒阳城。

闲置了多年的雒阳尚书令府邸,被重新匆匆装饰了起来,即将在数日后迎来它的新主人——袁术身边的大红人谋士阎象。

在李傕郭汜作乱时期,朝廷在长安是设置了尚书令职务的,当时的尚书令是背叛王允投奔傕汜的士孙瑞。不过后来刘协逃回了雒阳,就再也没设置尚书令。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尚书令这个官员其实只是实权大、品秩低,掌握源自内廷的少府六曹尚书。既然刘协回到雒阳后,朝廷能实际掌管的事务很少,还设这个尚书令干嘛?礼仪类的门面官有三公就够了。

另一方面,也是士孙瑞的折腾,让尚书令这个官职暂时有些贬值,名声不太好,朝中名士出生的官员都默认劝皇帝还是把这个位置空几年好,反正也没事儿干。

没想到如今袁术倒是心大,他觉得自己跟刘协当然不一样,刘协是无权的虚君,他是掌握两京和帝乡的实君!尚书令必须重新配上,这才叫朝廷的牌面。

反正都今朝有酒今朝醉了,怎么能跟那些升斗小民一样做梦都做得卑微、做梦都不敢畅所欲梦。

另外,因为前司徒赵温是被袁术军杀害了的,袁术就准备封另一个重要谋士杨弘当司徒。而太尉他不打算换,虽然杨彪现在已经逃离雒阳,但考虑到杨彪跟袁家有联姻,袁术依然遥命杨彪继续当太尉。亏得这个消息还没传出去,不然恐怕也会把杨彪恶心得不行。

因为还有三天工夫就要用了,所以尚书令府的后院其实已经修好,就算没修好也已经能住人了。阎象已经住了进去,只等门面再稍微拾掇两天,正式开府。

不过他的内心还是非常悲凉的,他知道主公这么干,下场是什么。

袁术想轰轰烈烈,想体面。他却不想轰轰烈烈——他是被主公逼着一起体面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居然还有文人才智之士会投靠袁术军的将领、给袁军将领当幕僚,这是阎象挺没有想到的。

以至于,昨天庞统风尘仆仆赶来、带着金银珠宝为张勋代表桥蕤活动门路、塞钱求一道放弃峣关撤退的许可时,阎象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对方傻,第二反应是觉得对方是别有用心的细作。

没办法,这种时候,张勋身边已经拉不出几个可靠的文官,适合做这种跑关系的活儿了,派个口才好的新人也很正常。

不过,阎象觉得其实细作不细作也无关紧要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这个破庙也没人来烧香了,居然还有人送金银重礼,让他很好奇。哪怕是为了这点好奇之心,他也接见了庞统。

来都来了,是吧。

一见之后,阎象第一反应也是倒抽了一口凉气,不过靠好奇心忍住内心的不快,跟对方聊了几句后,他很快就意识到这个庞统确实是个人才。

这种见识,不会是看走眼的,那就是细作了?

阎象旁敲侧击地追问了一下庞统投奔桥蕤的目的,庞统也演技不错地故作忸怩,把他骗张勋的借口又说了一遍。

阎象跟桥蕤一家还算熟,回忆了一下,又看了看庞统,叹了口气,相信了对方。

然后,阎象就花了一天时间,找了个机会,为张勋弄到了撤退的调令。

把密令交给庞统带回的时候,阎象居然还赏识地邀请:“三天后就是陛下的登基大典了,不再雒阳观礼再走么?本官可以给你谋个末席,不用跟寻常士庶那般远观。”

庞统诚恳告辞:“多谢阎令君赏识,不过在下自知不登大雅之堂,这种隆重的大典就不去丢人了。我投效只为报销桥将军而已,还是早些回去复命,免得误事。”

阎象提醒道:“陛下大典之后,还要大宴群臣三日,并大赦天下。四月初四之前,是绝对不许各州郡守将不战而弃任何城池的,这一点本官请得的调令里面虽然没有明写,但也暗示得很清楚了。可别赶时间导致张勋、荀正自找罪过。”

庞统连忙表示他记得很清楚,一定会关照张勋、荀正四月初五之后才能收缩兵力、放弃一些城池,绝不给袁术的登基大典抹黑。

登基大典后大赦天下、只能担保三天内不丢城,可见袁术的遮羞布已经薄到了什么程度了,他们早就知道四方岌岌可危。

而且,不许地方上的部队提前撤退,也不一定只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袁术本人放弃西线领土、跟刘备军袁绍军脱离接触的过程中,需要争取时间让袁术本人和嫡系心腹逃跑。如果宛城和许县之间的通道被太早掐断,那他就是放弃雒阳,也撤不到东边的两淮去了。

当然袁术肯定是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的,他现在毕竟还有竭泽而渔弄起来的十几万兵马,要撤绝对是做得到的。刘备和袁绍还真没实力在个把月之内就把袁术本人堵死灭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