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桃花纷纷,江水涟涟,一别数载,便是万水千山。</P>
回到家乡的荣秀才当即拿出那秦若罗资助的银子在地方上建了一座私塾,以公益的方式广收学徒,叫这里的孩子学习、读书,起初推广文化教育却是存在一些问题,毕竟这里的人思想比较落后,总是觉得娃娃读书学习文化有什么用处?不如在家中务农来的实在。</P>
后来,当荣秀才挨家挨户与之讲了学习文化的好处之后,部分家长已经被说动了,孩子有文化之后,素质提升,便可多了一条营生的渠道,比如可以去县里面到一家富户中当一个长房,算算账记记事,这挣的钱可就要比天天泡在地里挥洒汗水多了多,诸如此类的话一出,那些家中孩子颇多,田地却不多的佃户一想却是是怎么一回事。家里的孩子太多,实在没有那么的粮食可以养他们,日后他们若是能有别的出路的话,也至少可以为家里减少一些负担。</P>
于是乎,考虑到家中现状各种问题,不少的佃户动了心,便把孩子送进了学堂。</P>
这是最艰难的一批学生,毕竟荣秀才是第一次当先生,他虽是学富五车,可是对于一批零基础的穷困孩子来说,这样的教学无疑是难上加难。</P>
首先就是沟通的问题,怎样与这些孩子沟通,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是眼下自己要攻克的难关。</P>
从一开始自信满满到后来被这里的现状折腾的精疲力竭,一个有一个新的问题都摆在了自己的面前,这让荣秀才有生以来感受到了挫败感。筚趣阁</P>
每当他心生怨念和不满时,就会往京城寄两封书信,一封是寄给自己的好友郝秀才的,而另外一封这是寄给自己家私塾的投资人秦若罗的。</P>
起初,荣秀才不知道自己该有何名义给秦若罗写信,后一想到自己家私塾就是人家出资建设的,这私塾的经营情况如何,他理应告知对方。</P>
所以,这一份份书信的内容大多都是以私塾的经营为主,而后多了那么几句关心对方的言辞。</P>
荣秀才本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思,所想人家那么大极乐阁的楼主对自己的好,不过是心情好是打发打发自己,人家周事繁忙哪里还有空闲搭理自己一个穷乡僻壤的教书匠呢?</P>
其实荣秀才已经做好了书信石沉大海的准备,而不曾想半个月之后,自己竟然收到了那秦若罗的回信。</P>
而回信的内容这是十分诚恳,还对荣秀才的举动表以赞赏,最重要的是,秦若罗似乎非常能够体谅对方的难处,一边言辞安慰着,鼓励着,这语言说说并不能表以诚意,为了能够在将自己的关心落实到实处,秦若罗竟在书信中另附了一张百两白银的银票。</P>
为了照顾荣秀才的颜面,秦若罗便是说了这银票就当是她对私塾建设的投资,对当地孩子的关怀。</P>
看到这里,荣秀才热泪盈眶,他不曾想这一位青楼的大老板竟有这样的觉悟,这是自己万万都没有想到的,于是乎那荣秀才便是又挽起袖子,重拾信念,继续经营自己的私塾,这是自己的信念也是自己的理想。</P>
还有,为了能够在精神做一个配得上秦若罗的男人,他荣秀才就必须提高觉悟,让自己在信念这条路上走得更加长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