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年——
洛阳东南。
“孙将军真是做的好大事情。”
一路都在担心会遭遇吕布甚至剑圣拦截的孙坚在看到接应的祖茂之后,终于把悬着的心放了下去,但被一旁的杨修语带嘲讽地这么说了一句之后,又再次提起。
当时,因为直觉吕布忽然发疯和“传国玉玺”脱不开关系,孙坚没有久留,同袁术道谢之后便匆匆离开了战场。
如果是今日之前的孙坚,或许会将玉玺交给由弘农杨家、河东王家以及关中李家组成的“本地朝臣联盟”,使其成为君臣博弈中的一个重要砝码。
但看透如今完全没有人把皇帝当回事之后,孙坚最终决定自己留下它,毕竟,就算现在有圣旨或者诏书传出,上面盖着此物的印鉴,也不可能有人毫不犹豫的听命,不是吗?
于是,他给属下士兵下达了“就地解散,各回各家”的命令之后,便带着有些灰头土脸的家将们按预定的计划向东南方撤退了。
不过,唯一有些意外的是,当初因为遭遇皇后和十常侍联军的攻击,自告奋勇去联络其他朝臣部曲的杨修不知为何出现在这里。
“杨小郎君此话何意?”孙坚虽然很想摆出若无其事的模样,但他本身被吕布打得有点惨,程普黄盖等人也各自带伤,想装傻颇有难度。
“哼,那袁家还挺有自知之明,知道本家出不了无双武将或者谋士类的人才,转而把心思用在了培养强大的普通士卒身上,那些‘大戟士’,培养出一个所花费的资财足以为一百名普通士卒提供装备,不过,传言中是不会有普通士卒出现的,所以,便是文台将军你同袁术一起,战平了吕布。”
哦?也就是说他们每个人可以当半个无双武将用?
杨修的话表明他很清楚洛阳发生了何事,但对孙坚捡到了什么一无所知。
至于战平……呵,若非吕布状态不对,心思不知去了哪里,完全靠本能战斗,否则他直接来个擒贼先擒王,自己和袁术就已经交代了,孙坚如此想道。
“既然事情有变,凉州军已经杀来,我们的‘勤王’行动便不得不终止,”程普接话道“我们要返回江东,杨小郎君也回弘农罢。”
“小子不会回去的。”杨修摇头。
“为何?”问出这句之后,孙坚忽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应该不会回一句“我乐意”吧?
不过还好,杨修没有模仿袁术口头禅的意思,他直接回道“小子仔细研究过洛阳的局势,选择了胜算最大的孙将军一方,本想能马到成功,不料却因为外地势力的干涉而功败垂成,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小子无法接受自己出山的第一战便以失败告终,故而决定随孙将军同行,在孙将军名震天下洗刷今日的耻辱之前,绝不回家。”
他是第一个并非因为父亲人脉而投效的属下,但这随之而来的责任是怎么回事……孙坚颇为无奈,但也只能点头应下“有德祖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杨修参见主公,”杨家少年略显夸张地施了一礼“这便乘车撤离吧。”
————
钱塘江,孙家楼船。
由于即将抵达孙家的故居富春,孙家上下多少有些近乡情怯,而周家人因为打算给兄弟的亲戚留下好印象,也严肃了不少,至于大小乔,干脆躲在舱室中不再出门,倒是乔玄老爷子开始对附近的环境指指点点,时而品评一二。
真正毫无影响的是诸葛一家,诸葛珪闲来无事开始向本地水手询问附近的士族影响、农耕收成、商贾流转之类的消息,似乎打算大干一场,而诸葛瑾则不知从哪找来了一只风水罗盘,时不时地对着岸边比划。
最后,则是因为年龄问题,无论做什么都不会被当回事的诸葛亮和孙权——从高层掉下去另说。
最近几天,或许是那首诗的缘故,孙权总觉得诸葛亮十分亲切,没事就缠着他,无论其是在抚琴、下棋还是读书。
对此,吴蓉乐见其成,毕竟孙权由于其金发碧眼的奇特外表,令同龄人望而祛步,也只有同胞妹妹孙尚香全不在意,如今多出一个朋友也算是好事。
“嗯,你真的会下棋吗?”诸葛亮看着棋局问道。
此时的棋盘上,诸葛亮的白子已经占据了三分之二的面积,而且大多数位置皆无懈可击,若是寻常棋手,只怕早已投子认输,但孙权不然,他继续指挥着黑子在尚可周旋的位置乐此不疲地同白子厮杀,而且是多点开花,并不符合“和棋”的条件。
不过,这种下法,倒是挺符合他如今的年龄的。
啪,孙权拍下一枚黑子,吃掉了一枚会让他在接下来几步中陷入被动的白子,然后洋洋得意道“那当然,我说过我颇为‘早慧’。”
诸葛亮这次没有跟着落子,而是从旁边取来了一截“石兵八阵”的小柱子放在手里把玩,等到孙权的表情变得疑惑,才开口道“也就是说,你认为自己的智慧超出了自己的年龄。”
“嗯……嗯?”孙权应道一半,忽然顿住,皱起细细的眉毛思索起来。
“按照常理,一个孩童自认比同龄者甚至大人更加聪慧,应该自称为‘天才’,而非说自己‘早慧’。”诸葛亮道。
孙权的金色眉毛几乎要皱成一团,在一旁既看不懂棋也听不懂他们在讨论什么的孙尚香伸出小手试图把它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