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礼 南征诏(1 / 2)

顺天府武学院,于两年前正式更名为大明皇家武学院,与书香阁同样都是崇祯皇帝钦定的士子、武人的最高学府。

武学院的大明如今吗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是武人学子进修的天府之地,天下习武之人,无不以入选武学院为荣。

甚至于,就是一些来中原留学的东瀛、西方、安南等国家的学子,也都是挤破了头想要到武学院中学习上等的知识。

原本士子、武生参加科举是唯一出路,但如今从武学院和书香阁顺利毕业出来的,起步点和各种资源就普遍要比这些没有入选的举人、秀才们要高得多。

从武学院和书香阁出来的学生,都会实打实的被授予“天子门生”这一称号,都是大明顶尖的文武之才,吏部、兵部会严格按照特甲乙丙四个等级,分别授予他们基层军官和文吏的职务。

崇祯二十年,乃是顺天武学院首批学员陆续毕业分派入军的一年,最近几届的武学院之中都可以称得上是藏龙卧虎。

当届的武科状元徐彦琦是正儿八经靠武举上来的,入选武学院之后,本领更是一骑绝尘,早在去年中旬就已经晋升为特等武生。

又要有曾伟、李万两二人,从前不过是农户、流民出身,却在武学院中大放异彩,被加重培养,今年初也顺利的晋升为甲等武生。

除了这些底层出身的,各地将门之中也是英杰辈出,发现了许许多多在历史上不怎么有名气,但却十分有才能的后辈。

又要以戚家的长子戚元功最为出类拔萃,在去年中旬和徐彦琦同批晋升为特等武生。

实际上,戚元功在武学院中进修这几年,戚家另外两个小辈戚元辅和戚元弼,就已经凭借一身过硬的本领连续建功,最近的汾南大捷,他们也有出色表现。

除此之外,高杰之子许元爵、山东总兵牟文绶长子牟国俊也均位列武生甲等,在各地将门子弟中位列前茅。

勋戚之内,同样出了一些将才。

新建伯王先通之子王业泰文武双全,在去年的全员比武当中,与徐彦琦、戚元功三人首批晋列特等武生,乃是所有勋戚子弟中的独一份,自是风光无限。

说起来,这王业泰才能强的简直不像是个勋戚,武力稍逊徐彦琦,战策却强于戚元功。

每逢战策演练,就仿佛到了王业泰的主场,那些变幻莫测的战策,使得戚元功和徐彦琦都是敬服不已,乃是武学院当之无愧的第二人。

除他之外,又要有英国公张世泽之子张戎等位列甲等,硕大个武学院之内,真可谓将才云集,群星闪耀了。

不过若是真的去比,还是各处底层出身的人之中,有才能者更多,现如今还留在武学院当中的,十有七成都是各地的底层百姓出身。

其次便是各地将门之后,出彩最少的就是现如今南北两地的勋戚子弟了,只有王业泰一人在苦苦支撑着勋戚的门面。

若是将晋列特等的王业泰等三人抛出不算,整个勋戚一派,也就只有英国公张世泽之子张戎在一个月前的全院复试当中,勉强垫底成为甲等武生。

余者那些家,乙等只有十几人,大部分都在丙等,三年来因各种成绩不合格而被剔除武学院的,竟有六成都是勋戚子弟。

如今勋戚子弟才能的薄弱,就是张世泽都时常嗟叹不已,但又无可奈何。

看着这些底层出身的大放异彩,几乎连年都包揽了武学院半数以上的奖项,将门和勋戚子弟,都是既嫉妒又无奈。

毕竟人家是真的有实力,这些东西是嫉妒不来的,只有在武学院中全力提升自己,出去以后又有世家的帮扶,应该也不会比这些底层出身的差到哪去。

......

崇祯二十年九月初一,崇祯皇帝率领朝堂文武百官,以及近日奉诏调集来京师的七八万各处将士,在郊外举行大规模的祭礼仪式。

这次祭礼,主要是针对陈奇瑜、孙传庭、卢象升三人,其余还有曹文昭、曹变蛟等一些历年战死在剿匪事业中的文官武将。

崇祯皇帝实际上在前两年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追赠,但这次是用王侯等级的祭礼,为他们彻底翻案昭雪,将他们的功绩昭告世人。

祭礼之后,这些人将全数入奉刚建好不久的中兴阁,崇祯又责令史官,让他们为这些人全都编录自己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