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靳氏三分(1 / 2)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1755 字 2个月前

太保潘滔即将返回平阳以及洛阳。

黄头军第四营刚刚输送粮草、金帛至长安,正要返回,得到命令后稍事休整两日,准备带一批百姓东行。

匈奴降军一万五千及其家人,总数超过七万,将被迁往关东为民,正好由他们押送。

另有被清算的胡汉俘虏、伪官近二万户,一体贬为奴婢,总数超过十万——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加。

这批人暂时屯于阿城一带,由姚弋仲部八千羌兵看管,过些时日再送走。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将成为府兵部曲,分散于诸郡。

二十八日,护匈奴中郎将靳准来到阿城,巡视了一番营地。

彼时正值清晨,阿城内外,炊烟袅袅。

城内早就塞满了人,城外也搭满了窝棚,一堆堆人挤在一起,拿着上头发下来的粟米,小心翼翼地煮着粥。

这些人以屠各、呼延为主,外加部分晋人、杂胡。领头的基本都已经死了,死在战场上或政变之中。

最近几天,靳准借着收捕降人的机会,又弄死了一批人,剩下的基本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

他们本来不必成为奴婢的,奈何梁王需要大量人口给府兵充当部曲,那么他们的命运就注定了。

“靳准,汝来此作甚?”姚弋仲正巡营归来,高倨马上,执槊问道。

他身后跟着数百骑,前面数十骑的马鞍下,挂着血淋淋的人头,这会还在一滴一滴往下淌血,显然刚斩下不久。

靳准又有些不悦了。

这些匈奴部众是他提议贬为奴隶的,他也杀了不少刺头,但问题是姚老羌你怎么敢杀的?

态度还很不客气,动不动“汝”,难道你不知道很多人喊他“靳公”或“明公”吗?

“我来巡营,看看屠各、呼延等部如何。”靳准说道。

“我已巡完,汝无需记挂。”姚弋仲说道“再者,你觉得他们愿意看到你吗?”

说罢,哈哈大笑,策马而走。

数百骑紧随其后,消失在了清晨的薄雾中。

靳准一甩衣袖,在随从亲兵的簇拥下,于营地外围转了起来。

果然,姚弋仲说得没错,靳准最好不要来这里。

入目所见,很多人对他怒目而视,甚至偷偷咒骂。

靳准恍若未见、充耳不闻,只默默巡视着,直到日上三竿才离开。

巡营途中,他甚至看到了一群新加入的俘虏。

稍一打听,原来是镇西将军金正在新平、扶风一带击破的不肯降顺的氐羌杂胡。

据俘虏所言,金正心狠手辣,不但打他们,连尚在劫掠的拓跋鲜卑一部都被他打了。

靳准听了心下一惊,然后又有些茫然。

金正与拓跋打就打了,按理来说应该无所谓谁输谁赢,他怎么突然就忧心起来了?

离开阿城之后,他快马返回了长安,随后便请求入宫觐见。

靳氏部落还在安定,有众三万多人。

最近一些时日,靳准也联络了一些散居在各郡的匈奴氏族乃至小部落,得众二万余。

这些都是将来要加入靳氏部落的,需得确定下他们的草场和耕地。

******

靳准入建章殿觐见时,恰逢一批关中士族出来。

领头之人他认识,乃光禄大夫胡勋。

胡勋见到他后,对众人告罪一声,让其先行离去,自己带着辛恕、蒋英、游子远、胡嵩四人过来打招呼。

北地傅氏的傅纂朝靳准微微点头,离开了。

他身边好像还跟着韦氏、杜氏之人,不过他们都没怎么看靳准,直接忽视了。

“希贤于此等老夫耶?”胡勋笑道。

“公何必戏言?我欲入见梁王。”靳准说道“公等面带喜色而出,想必被委以重任了?”

“关西之地,情势复杂,梁王欲长治久安,唯在‘得人’、‘用人’。”胡勋淡淡一笑,道。

胡氏是安定五姓之一(梁、皇甫、席、程、胡)。

曹魏年间,胡遵与郭淮共守边境,多次与诸葛亮交战。后又随征辽东,算是司马懿旧部,死前升任卫将军。

其子胡奋,官至镇军大将军。匈奴刘猛叛乱时,诏命胡奋为持节监军,督促各路兵马讨贼。

胡奋请来了骁骑将军、黄石屠各胡首领路蕃,大败刘猛。

胡奋之女胡芳还是司马炎的贵嫔,极受宠爱。

不过这也是胡氏最后的辉煌了,观其家族子弟任官履历,较为权重者多在三十年前。

也就是说,最近三十多年这个家族日渐没落,以至于当匈奴攻打关中时,小心思极多,先有不救长安之举,坐视关中群豪失败,这损害了梁氏及其姻亲索氏的利益。

司马保据秦州时,胡嵩为其将,又鼓动黄石屠各部路松多起事,附司马保。

当然,最后他们都被击败了。

而败了之后,迅速转换门庭,匈奴也不计前嫌,以胡勋为光禄大夫,胡嵩亦有将军之职在身。

原因其实很简单,安定、新平、南安、略阳那一片,胡人茫茫多。

汉人士族与其关系密切,比如安定胡氏就能不止一次鼓动屠各路氏起兵,休屠金氏、梁氏与皇甫氏同样关系密切。

卢水胡及部分氐羌,则和梁氏往来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