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宫,道尊坐在蒲团上,看着前方的老者。</P>
“诚斋,你收了个好弟子啊,这下武道算是彻底站稳脚跟了。”</P>
杨诚斋呵呵一笑,面露得意之色。</P>
“都是他自己折腾的,老夫都没管过。”</P>
“那要不我帮你管管。”</P>
杨诚斋双眼一瞪:</P>
“休想再打我徒弟的主意,已经送你一个了你还想要,是想让我当孤家寡人吗?”</P>
“那你能不能帮我说说,不要再拿道门当反派了。”</P>
......</P>
五十二个突破到通窍境,反馈周辞一大波红尘能量,但对于聚气境的周辞来说并没有多少,再多他也无法吸收了。</P>
体内的气旋正在缓缓运转,不断凝实,这是一个长期打磨的工程。</P>
所以周辞都拿来推演九阴真经中的武学了,倒是让他学会了不少武学。</P>
襄阳之战还未结束,整个大乾的百姓都在关注,周辞也没有断更,照常每日发布一会,争取在九月底完结射雕。</P>
不过外界的风风雨雨暂时传不到天云城来,今日周辞正带着应征而来的百姓开始重建天云城。</P>
因为周辞来者不拒,有好几万人报名参加,周辞便把他们分成了好几拨。</P>
修城墙的,修街道的,重建房子的,还有制作水泥的,错开进行,一时间,整个天云城全是叮叮当当的声音,好不热闹。</P>
每一个地方都搭了简易的棚子,供百姓们吃饭和睡觉。</P>
天云城一天一个样的变化。</P>
司马白来到天云城时,就看到了如此神奇的一幕。</P>
百姓们干的热火朝天,气氛十分热烈,没有一丝抱怨,作为历史的记录者,这是司马白 记录历史十年来第一次见到如此神奇的场景。</P>
当司马白见到周辞时,周辞正在砌墙,而且干的还十分娴熟。</P>
“在下司马白,见过红尘道主。”</P>
周辞看着这个面色黝黑,身穿紫衣儒袍的年轻人:“原来是司马家的记录者,不知来天云 城何事?”</P>
“您作为红尘道主,以后就是我记录的对象了,我会一直跟着道主的。”</P>
司马白说道。</P>
周辞作为开道之主,早就该有一个专门记录他的人, 他好不容易才从一群家族兄弟中抢到这个资格,立马就马不停蹄的赶来了。</P>
“跟着我?”</P>
“是的道主,你放心,我不会干扰你做任何事的,只是跟在你身边记录你的一言一行。”</P>
司马白说道。</P>
周辞知道史家乃是历史的旁观者,记录历史发展,编写成书,流传后世。</P>
没想到自己身边也来了一个。</P>
“司马兄,阿不,以后我叫你白兄吧。”</P>
周辞笑道,“既然来都来了,不如帮忙干点活。”</P>
“啊这?”</P>
司马白有些迟疑。</P>
周辞已经将砌墙的工具塞到司马白手里了:“来都来了,忙完了再记录也不碍事,重建天云城有你一份。”</P>
于是司马白也加入了天云城的重建之中。</P>
当晚,司马白在书中写道:</P>
【九月十一日,初来天云城,见道主动员百姓,重建天云城,道主亲自参与建设之中,每日三餐,工钱十文,百姓无不感念 道主恩惠。】</P>
【九月十二,道主发布神雕第二十二回,然后去修建街道......】</P>
【九月十四,道主发布神雕第二十三回,然后去南街帮忙修新房.....】</P>
【九月十五......】</P>
【九月三十,射雕第三十九回发布,道主帮忙重建了天云书院,此时整个天云城已经大变样,城墙高筑,街道宽阔,两岸的房租修建的整整齐齐,十分漂亮,原本有房产的百姓免费 换了新家,也有干了活的百姓在这期间免费得到了房子,甚至道主还发明了一种名叫炕的东西,能够烧火取暖,解决了百姓的寒冷问题,道主此法大善,有利于北方的百姓。】</P>
司马白跟着周辞半个月,亲眼看着天云城换了一副模样。</P>
(pS:毕竟不是历史文,民生问题就一笔带过了哈,加速一下节奏。)</P>
十月一日,天降小雪。</P>
周辞站在城门口,旁边放着一块十丈高的东西,被红布盖着,不知道是什么。</P>
两岸的街道上站满了无数人,尊敬无比的看着周辞。</P>
短短一个月时间,眼前这个少年,让天云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仅不用再担心今年吃不饱,也不用担心以后会冻死。</P>
周辞扫视一圈,朗声开口:“本县宣布,天云城今日正式重建成功,凡参与了天云城重建的人,都将留名。”</P>
周辞说完,右手握着红布,用力一拉,一个足有十丈高的石碑出现在众人眼前。</P>
石碑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全是人名。</P>
皆是参与了天云城重建的人们。</P>
他们也将青史留名。</P>
这一刻,周辞的威望在天云城达到了顶峰,他们对于天云城的归属也达到了顶峰。</P>
苏澜衣和李青他们站在远处,看着欢呼的人们。</P>
“若不是亲眼看见,我都不相信元贞师弟能在短短一个月时间改变天云城到如此地步。”</P>
苏澜衣叹道。</P>
“我主人无所不能。”</P>
白虎说道,他已经彻底被周辞征服。</P>
今日,天云城陷入了狂欢之中,并且百姓推举,每年的十月一日,天云城百姓都要庆贺。</P>
当夜,坐在书房的周辞正在写写画画,唤来李景阳。</P>
“景阳,你派人去大乾各地找寻上面的东西。”</P>
李景阳看着上面的东西,似乎是吃的,不由问道:“先生,这些都是什么?”</P>
“能在北方种植的食物,若是能找到,或许以后百姓们不用饿肚子了。”</P>
李景阳一听事关百姓,连忙下去安排。</P>
“道主似乎并不开心?”</P>
司马白疑惑的问道。</P>
“白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P>
周辞叹道,“我只是解决了一时之困,明年若是没有找到增加粮食的办法,难道又要和今年一样吗?明年又该修什么呢?”</P>
归根结底,还是要解决温饱问题啊。</P>
司马白沉默,确实如道主所言,总不能每年都修一次天云城吧。</P>
而且这其中还花费了巨量的钱财和粮食,总不能每年都让周辞出吧。</P>
周辞见司马白沉默,起身拍了拍肩膀:</P>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总有办法的,眼下十月就降雪了,很不寻常,明日我得出去好好看看。”</P>
司马白眼睛一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