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寒梅抱着试卷和作业,穿过简陋的夯土操场,向操场一角的几间低矮平房走去,那里是逢山四中老师们的办公室。
逢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逢山第四中学虽然是县级中学,但其实并不在县城,而在逢山县最偏远贫穷的平安镇上。
这平安镇说是个镇,但条件大约还不如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子。镇上只有一条街,街道两侧都是低矮老旧的民房,镇上唯一一座楼房其实就是逢山四中的教学楼。
说是楼房,其实也只有两层而已,文革时期建成的,以前是镇政府。而当时的逢山四中就建在山边上,也是一排老旧平房。后来镇上想要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却又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建新的教学楼,就干脆把镇政府的小楼腾空,让给孩子们,干部们都搬到山边上的平房去了。
学校迁过来之后,镇上又想办法凑了点钱,在楼前面整了一块地,做了个简陋的夯土操场,围了个围墙,就成为了现在的逢山四中。
孩子们在楼里上课,老师们,则在操场边上的一小排低矮平房里办公,这几间朝西的小平房,采光极糟糕,夏天里闷热潮湿,冬天又阴冷阴冷的,办公室的地面甚至连水泥都没铺,夯土地板上,时常有虫子爬过。
像今天这样的阴天,办公室更是冷得简直呆不住人,因此张寒梅一进门,就看见同办公室的李老师和陈老师,都搬着凳子坐在办公室那个简陋低矮的小煤炉旁边,一边烤火取暖,一边低头改作业。
看见张寒梅进来,陈老师和李老师立刻往一起挤了挤,给张寒梅腾了个地方。李老师抬起头笑着朝她招招手:“小张,过来暖和暖和,我这儿烤了饼子,快来一起吃一口。”
李老师今年四十五岁,胖胖的,头发已经花白,在脑后梳成一个光溜溜的纂,发纂附近,还别着一圈黑卡子,将碎发固定得整整齐齐。
她也是刚带完早自习,炉子边烤着的那两块冷硬的玉米饼,是她从家里带来的早饭。
张寒梅摇摇头,拒绝了李老师的好意,她将作业本和卷子放到了办公桌上,接着坐在了办公桌前的椅子上,打开抽屉,伸手拿出了抽屉中的教案。
“不吃早饭怎么行。”李老师赶紧拿起火炉边的一块玉米饼,硬塞到了张寒梅的手里:“我听小陈说,今天是你第一个到校的。刚回来也没休息休息,这么急着来上班。你来得早,肯定没吃饭,等会儿还得上课,怎么也得垫一垫肚子。”
“是啊张老师,不吃饭咋行么!”个头不高,长相憨厚的陈老师立刻拎起了桌上破旧的暖壶,准备给张寒梅倒水:“好歹吃些么。对了,张老师,你今天到底啥时候来的么?我今天六点半到的,你都已经到了。”
张寒梅朝陈老师笑笑,她低下头掰了一块玉米饼送到嘴里,借此回避陈老师的问题。
她其实是半夜到学校的,到底是什么时间,她自己其实都不太清楚。昨夜,回平安镇的小巴坏在了半路,剩下的几十里路,她都是自己摸黑走回来的,一回到镇上,她哪都没去,就直接来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