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孩子考上大学,将来就算有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一的孩子愿意回来建设家乡,那也是好的呀。滴水成河、聚沙成塔,年头长了,逢山县也能有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了。
县长和县委书记商量了一下,他们的方案是,将张寒梅调到生源质量最好、学生人数最多的县一中去,以县一中为基点,在全县推广她的教育经验。
两人商量过后,将徐局长找了过来,想问问他的意见,但没想到,徐局长一听就直接摇了头。
“你们不了解张老师,”徐局长是这样说的:“她绝对不可能离开女高。张老师的观念是,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受好的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阻断代际贫困传递,这是她的核心办学理念。她好不容易才把女高撑起来,怎么可能会离开?依我看,她宁可在女高做校工,也绝不可能去一中做校长。”
书记和县长面面相觑,都有些失望,但两人也没坚持己见,而是问了问徐局长的意见,最终决定,还是按照徐局长的办法来,等开学后,组织县里的校长们去女高参观学习。
这些事,张寒梅统统都不知道,她正忙着新学期学生入学前的工作。
这一年的高考成绩,为她的招生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为报名的人太多,她无法按最初的设想筛选出学生,因为贫困无法量化,来报名的家长各个都自称贫困,很难辨别真假。
最开始张寒梅要求他们拿出贫困证明,但她很快发现,人人都能很容易拿出这一纸“证明”。该怎么筛选学生,张寒梅最终还是采取了她的老办法,报名人多没关系,她可以一家一家的走访。
也幸好张寒梅无比严谨的筛选调查,让那些想钻空子的人,都铩羽而归。
不过优秀的高考成绩也为招生带来一些好的影响的,比如人们普遍更容易信任张寒梅这位知名女校长,她家访时收到的阻力,比以往要小得多。
因此新学年入学的高一新生,人数也比往年多,足足有一百六十四人,当然大部分还是逢山县山区的贫困女孩,但也有一部分是相邻几个县来报名的女孩子,人数不多,都是当地扶贫办提供的名单,张寒梅一家家走访过后确定收下的。
学校覆盖的范围更广了,学生的人数更多了,这让张寒梅既开心又担忧。因为正如她之前向徐局长所言,女子高中,现在没有扩招的能力。每多一个孩子进入学校,每年就要多出一万多的开销,包括生活费、课本费、资料费、试卷费、高考报名费等,甚至还要提供被褥和行李箱。
而女高一年的管理费和水电、维修等维持基本运转的花费至少就要百万。这还不包括一些杂项费用,虽然眼下学校依靠着张寒梅的名气,捐款的人不少,但四百多个学生,只依靠社会捐款,其实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