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一定也有参与。”</P>
“不止。”</P>
“商……商会,英国的商会、美国的商会、印度的商会……中国的商会……”</P>
约书亚咽了咽口水,呼吸又变得急促了起来。</P>
莫里亚蒂看着倒是波澜不惊,他摇了摇头,看向约书亚的眼神带着严肃。</P>
“既然想到了这一层,不妨再大胆一些。”</P>
“大胆一些……我,我只能想到联合国了,但联合国还要好几十年才诞生呢……”</P>
莫里亚蒂顿了顿,随后轻轻笑了。</P>
“这样说吧。”他的声音冰冷,没有一丝温度。</P>
“你是加害者这个身份,你最怕什么?”</P>
“最怕,最怕福尔摩斯先生这样的大侦探,但比起害怕,激动的感觉会更多吧,福尔摩斯先生亲自侦办我的案子欸……”</P>
“还有呢?”</P>
“法官、法庭、法律、警察、手枪、人们的眼神、相同的场景、突然想起来的线索,听到或看到的新闻……都不是?”</P>
约书亚的眉毛拧成了一团,他已经把能想到的全部说出来了。</P>
“加害者,最害怕受害者。”</P>
莫里亚蒂的声音很轻,没有夹杂任何感情。</P>
整句话如一把左轮手枪抵在了约书亚的后背,从腰窝开始,战栗漫上了整片皮肤,直逼得他头皮发麻。</P>
约书亚的头脑像被铁棍打通了一样,整件事情的脉络在他的脑海里成形。</P>
案件的线条关系交错,如蛛网般层层叠加。</P>
华人码头在四、五十年代形成,最初的聚集都是从中国逃难来的华人,近十年在朱先生的带领下才成为首屈一指的商贸领地。</P>
经济的繁荣、人脉的发展、数量的增多、力量的壮大……</P>
如此要地,眼红忌惮的人格外之多。</P>
最迫不及待想要铲除,最忧虑恐惧想要拔除的那个人,当然是这群眼红病的领导者。</P>
华人码头的华人皆是从中国逃难而来,他们是受害方。</P>
自1840年从没有停止侵略的,带去疾病、毒品、贫困和战争的大不列颠,他们便是加害的那方。</P>
加害者不止是害怕受害者的报复,还有对油然而生的,对以往的恐惧与逃避。</P>
不愿想起曾经犯下的罪孽——这是刻进骨头里的傲慢。</P>
“加害者想要剔除心间的恐慌,维持体面的高贵,只有一个办法——让受害者永远翻不了身。”</P>
“事情比想象中的严峻,他们想要的正是如此:先让艾薇成为暴动的焦点,再让朱先生从王座上掉落。”</P>
“华人码头这个肉中刺的拔出是必然,但这只是第一步,最后收入囊中的,则是位于太平洋对岸的整个国家。”</P>
“现在知道你们最大的敌人是谁了吗?”</P>
推断了如此之多,莫里亚蒂只用了一句轻飘飘的话作结尾。</P>
“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约书亚同样轻飘飘地说道。</P>
“不错,有进步。所以,这件事的麻烦很大,福尔摩斯先生正在处理……只不过他得罪了不少人,若是没有他哥哥兜底,怕是早就被流放威尔士了。”</P>
“我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是麦迪逊,美国人为什么要牵扯进英国女王和华人码头的恩怨?”</P>
“和爱默生夫人一样,身处人民中心的贵族对这件事的影响不是大得多吗?”</P>
约书亚懵懂地抬起头,正好看见了莫里亚蒂还未隐藏起来的白眼。</P>
“一方面是女王希望与美国方面促进友好,一方面是政府希望与商会达成合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P>
莫里亚蒂又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他重重放下手里的茶杯,瓷器碰撞的清脆在耳道发出阵阵回响。</P>
“贵族都戴着高高的帽子,他们只会高扬着头,一边抽着雪茄一边高喊‘天佑女王’,‘效忠国家’。”</P>
“等到大事临头了,这群人一定跑得比谁都快,他们根本就不会担心,因为他们的身后有着数以千万计的替罪羊——平民。”</P>
“毫不夸张地说,作为英国人,我从不对他们抱有任何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