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摇了摇头,解释道:“皇上,非是我等怕了东虏小部,而是鞭长莫及啊!”</P>
“从锦州城到义州城之间,距离有一百多里,粮草的运送颇为不易。若清军遣数千骑兵前来,那义州城的粮道必然被断,驻守在义州城的兵马将会成为一支孤军。”</P>
听得洪承畴的解释,崇祯皇帝又不死心的问道:“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吗?难道义州城真的坚守不住?”</P>
“皇上,若想要坚守义州城,那就只有扩充辽东兵马,再编练一支新军!”洪承畴伏首回道。</P>
再编练新军?</P>
崇祯皇帝想也没有细想,直接否定了这个办法。</P>
随后,崇祯皇帝将目光看向了平西伯吴三桂。</P>
“平西伯,你又如何看待辽东局势?”</P>
听得崇祯皇帝的询问,吴三桂内心微动,似乎有些受宠若惊。</P>
这辽东局势,皇上不去询问辽东总兵刘肇基,不去询问锦州总兵祖大寿,不去询问辽东巡抚邱民仰,反而来询问他一个宁远总兵,可见崇祯皇帝对他的器重啊。</P>
吴三桂热血上头,很想直言愿为君效死。</P>
但细思了片刻之后,吴三桂还是压下了心中的激动情绪。</P>
英雄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忠臣也不是那么好做的。</P>
虽说他吴三桂的实力尚可,但与永昌侯的威武军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P>
真要口出大言,怕是徒惹的他人笑话。</P>
慎重的考虑了一会后,吴三桂才回答道:“回禀皇上,微臣所见与英都伯略同。”</P>
“眼下我大明军队虽然占据了义州城,又虎视着广宁卫,局面上是占据了优势。可锦州城到义州城的粮道太过漫长,若是东虏出动兵马袭扰粮道,那义州城的兵马恐有断粮之危,介时将很有可能再次出现锦州之围的情况。”</P>
“所以,以微臣之见,我大明最好弃守义州城,将兵马撤回到锦州城。当然,为了防备东虏的袭扰,我大明可以派驻兵马守住大凌河堡与小凌河驿,将锦州城连成一道防线。”</P>
“如此,我大明才能不惧东虏的袭扰。”</P>
吴三桂说出这番话后,心中也是紧张万分。</P>
建议主动弃守收复的义州城,可谓是胆大包天。</P>
若是这种事情被言官御史们知晓,怕是又要遭受一波弹劾,甚至还有可能遭受到百姓们的唾骂。</P>
毕竟,这些丝毫不懂军事的言官御史与百姓们,哪里知道其中的利弊轻重。</P>
他们只在乎的是,大明都已经收复了失地,如今却是要主动弃守,那就是大明的罪人。</P>
对于大明的罪人,自然会受到言官御史们的弹劾,自然会受到百姓们的唾骂,甚至还有可能会在汗青上留下一笔。</P>
因此,吴三桂很是紧张万分,目光偷偷的望向崇祯皇帝。</P>
崇祯皇帝似乎察觉到了吴三桂的紧张之色,当即也是欣慰的点了点头。</P>
失地目前是难以收复,义州城也要主动弃守,如此方能维持住明军的优势局面。</P>
“平西伯能冒着被言官御史弹劾的危险说出当前辽东局势,朕心甚慰啊!”</P>
“平西伯无需紧张,朕会严令朝臣,禁止将此事传扬出去,若有违背,必当严加处治!”</P>
“微臣谢皇上宽恩!”吴三桂神色激动的跪地伏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