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庆贺之前,先要对有功将领进行赏赐才是。</P>
随后,崇祯皇帝传召内阁诸臣,前来东暖阁议事。</P>
一刻多钟后。</P>
“臣周延儒(郑三俊、李侍问......)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众阁臣俯首跪地,对着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高呼万岁。</P>
“众爱卿免礼!赐座!”</P>
崇祯皇帝挥了挥手,示意众阁臣起身。</P>
一旁伺候的几名小太监,急忙搬来小锦墩,放到了众阁臣的身后。</P>
“谢皇上隆恩!”</P>
众阁臣再次高呼。</P>
待到众阁臣都入座后,崇祯皇帝便将捷报之事讲了出来,并询问众阁臣该如何封赏。</P>
作为内阁首辅的周延儒,自然是享有最先的发言权。</P>
就见周延儒思索了片刻,随即起身回道:“回禀皇上,先前郑州城惨败,忠勇伯、蓟东伯等诸位将军皆因战败获罪,如今诸位将军虽然收复了河南府全境,但这只能算是以功抵罪。”</P>
“因此,微臣以为,忠勇伯、蓟东伯等诸位将军无需封赏,可嘉勉几句便可。”</P>
“回禀皇上,臣也认为周大人所言有理。”</P>
“郑州城惨败,忠勇伯、蓟东伯等诸位将军都是罪责难逃,如今虽然收复了河南府,但只算是将功补罪而已,封赏不得。”</P>
作为守礼守规矩的礼部尚书傅淑训来说,也很是赞同周延儒的建议。</P>
崇祯皇帝眉头微皱,神色不悦的看了一眼周延儒与傅淑训。</P>
在他的心里,已经对周延儒与傅淑训产生了不满,甚至有换下二人的想法。</P>
朕传召你们前来议事,已经很明确的说的清楚,该如何封赏忠勇伯、蓟东伯等诸位将领。</P>
可你周延儒与傅淑训,却是跟朕唱反调。</P>
你等意欲何为。</P>
“郑爱卿,你是吏部尚书,你可有什么建议?”</P>
没有再看周延儒与傅淑训二人,崇祯皇帝的目光转向了吏部尚书郑三俊。</P>
“这......”</P>
郑三俊犹豫了片刻,随即躬身回道:“微臣一切听从皇上旨意。”</P>
一个很中庸的回答。</P>
崇祯皇帝沉默的点了点头,随即又将目光转向了户部尚书李侍问。</P>
“李爱卿,你有什么建议?”</P>
“既是皇上要封赏,微臣等绝无异议。”李侍问低首回道。</P>
闻听李侍问的话,崇祯皇帝的脸色沉了下来。</P>
这什么意思?</P>
难道朕不能封赏吗?</P>
还是说,朕不分是非,有功没有赏,反而有过却要赏。</P>
难道朕是昏君吗?</P>
崇祯皇帝深看了李侍问一眼,似乎要把李侍问印在心里。</P>
随后,崇祯皇帝没有再细问其余阁臣,暂时揭过了此事。</P>
可周延儒却没有罢休,再次启禀道:“皇上,如今李贼已押往到了京师,不日就要处决。”</P>
“然永昌侯大败流贼、擒获李贼之功,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封赏,请皇上速下旨意封赏。”</P>
“请皇上下旨封赏永昌侯。”</P>
“皇上,有功该赏,有过该罚,方显明君公正啊!”</P>
“正是如此!将士们立下大功,当及时封赏才是啊!”</P>
“......”</P>
傅淑训、李侍问、张伯鲸等大半阁臣纷纷点头赞同,请崇祯皇帝封赏永昌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