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皇上启用李公,是打算赐予什么官职,不知道能不能入阁?”</P>
“那必然是能入阁的,毕竟李公可是三朝元老。”</P>
“......”</P>
茶客们的议论声不断。</P>
很快,随着李邦华的离去,茶客们又重新将注意力,放到了说书先生的念报之上。</P>
“威武牌蜂窝煤,大家用了都说好。采用精选细煤,辅以易燃草木,引燃简单,无浓烟产生,火力猛,燃烧时间长,是家家户户生火做饭,烧水取暖的必需之物。只要现在订购,十里之内免费送货到家,量大也能从优......”</P>
“李家堡铁匠铺,专业打铁三十年,承接打造各种农具,刀剑等。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老品牌值得信赖。”</P>
“张三子棺材铺,手艺传承三百年,售卖各种上等棺材,承包丧葬一条龙服务,如有需要者可提前预定。现在活动时间,参与者买一送一,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P>
大明时报上的广告,也同样吸引着茶客们细听。</P>
对于茶客们来说,沿街商铺前的招牌看的多了,这种新颖的广告方式,反而觉得更加觉得有趣。</P>
不比后世电视里的广告,大家在看到之后都是立马换台,而茶客们则是听得兴致勃勃,相互谈论,对上面的商品也是颇为上心。</P>
........</P>
八月二十七日。</P>
紫禁城,东暖阁内。</P>
看着英都伯、蓟辽总督洪承畴送来的奏折,崇祯皇帝不由的眉头紧皱,昨日的大好心情,也因为这份奏折而彻底的消失不见。</P>
“东虏这是要做什么?他们怎么敢出兵朝鲜?”</P>
“实在太放肆了,难道东虏全然不顾议和条约吗?”</P>
“这该怎么办?是否需要出兵救援朝鲜?议和之事绝对不能让众多朝臣知晓。”</P>
崇祯皇帝皱眉思索,脸上满是犹豫之色。</P>
片刻后,崇祯皇帝转头,对着站在一旁伺候的王承恩吩咐道:“王大伴,速去传召陈新甲前来。”</P>
“奴婢遵旨!”</P>
王大伴低首应是,随即便退出了东暖阁。</P>
一刻多钟后。</P>
陈新甲匆匆赶来。</P>
“微臣陈新甲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见到崇祯皇帝后,陈新甲连忙跪地行礼,高呼万岁。</P>
“陈爱卿不必多礼,快快起身!”</P>
“赐座!”</P>
崇祯皇帝挥了挥手,并赐下了座位。</P>
“微臣谢皇上隆恩!”陈新甲再次高呼谢恩。</P>
待陈新甲坐下后,崇祯皇帝便将洪承畴的奏折,拿给了陈新甲观看。</P>
很快的,陈新甲就已看完了奏折上的内容。</P>
随即,崇祯皇帝问道:“陈爱卿,你觉得对于东虏出兵朝鲜一事,是否需要派出兵马救援?”</P>
陈新甲沉思了片刻,而后回道:“回禀皇上,以微臣之见,当要派出兵马救援朝鲜。”</P>
“不过,兵马也不能派出太多,只需万人兵马即可。”</P>
“哦?这是为何?”崇祯皇帝疑惑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