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着彗星的变化,“郑和”号也准备起航了,只要核弹起爆,我们就会立即利用地球引力的弹弓效应将飞船弹射出去。
引力弹弓的作用是相互的,给飞船加速,就会给地球减速。
不过尽管飞船很巨大,但是相比更巨大的地球,借它一点力完全不会给我们可爱的星球带来任何影响。
想着这次真的要离开我们的母星,心情说不上是激动还是惆怅,或许两者都有吧。
我们目睹着机械体2号熟练的按照演练时的作业流程,把一枚连同启爆器在内的核弹箱用特种金属螺栓固定在彗星表面,就像熟练工那样,丝毫没有想象中刺激,不过意义重大。
“企业”号火星空间站已经做好规避准备了,它们绕到火星的另一侧,利用这颗星球做掩护,预防撞击带来的影响。
就在机械体2号熟练安装核弹的时候,“云雀”号的采样机已经把200千克的彗星样本取回到机体内。
“立方体卫星脱离。”
“正在脱离。”
两颗立方体卫星把UN282号彗星做了3D全景表面扫描,算是给这颗彗星照了一张遗像,如果它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感谢我们。
“机械体2号作业完毕。”
“回舱。”
“正在返回。”
接下来就比较简单了,“云雀”号起飞,脱离卫星,重新回收立方体卫星B1和B2,然后前往L3环形轨道待命,等待“郑和”号的接收。
“时间刚好,我们也该走了。”李泽浩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人打气。
如果引爆失败,那么备用拦截器会继续执行捕捉任务,只不过落点会偏移一些,有可能落在火星南端的希腊平原或马莱阿高原左近的位置。
还有第三种可能就是第一次核爆直接把彗星炸成小块儿或者碎片,从而失去捕捉价值。
不论哪种情况,我们都尽力了,我们对地球,对太阳系的最后义务全部忠实履行完毕,从此这里的一切不再与我们有关。
飞往深空吧,那里才是我的归宿。
我努力不再去想,注意力开始关注到飞船加速问题上。
之前我们绕着地球做圆周已经达到了112k/s的第二宇宙速度,现在我们要用地球引力带来的弹弓效应把飞船加速到第三宇宙速度,从而脱离地球引力的影响范围。
“预计临界值倒计时开始。”
随着5、4、3、2、1的报数,我用满胸腔的气喊出一个不亚于启航命令的历史性时刻。
“发射!”
直到临界值位置,辅助火箭全开,将巨大的“郑和”号送出地球轨道影响范围内,借着地球引力的加速,飞船像被弹弓弹射一样飞出地球引力范围。
我们眼中的地球越来越小,我们集体向母星敬礼,这才是真正的告别。
地球上又是一片赞颂声,而我们也终将不再回来。
先前已经搞过太多的仪式了,这一次我们还有任务。
“郑和”号“弹”出地球引力范围后开始加速向火星前进,然后再“蹭”一下火星的引力飞向木星。
EDrive引擎可以为飞船提供高速度前行的动力,但是如果完全靠着它微弱的推力,“郑和”号飞出船坞恐怕要等到猴年马月,我们在火星回收拦截器后,就这样靠着一步步蹭来的动力飞出太阳系,这个时候飞船也就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加速度过程,EDrive引擎才能发挥功效。
在此之前,我们要先引爆核弹。
有史以来发明的威力最大的武器,一直是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许没人想到有一天这种大杀器会应用于造福人类的事业。
这款仅有500吨当量的核弹头无疑是一枚小型核弹头,但是当作增加推力的爆炸物再合适不过,体积小,威力足,又不至威力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