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斋是书茶馆,是百姓闲暇时听书品茶的消遣地儿,位于中城区,地处在繁华地段,相比其他地方,梨花斋的名气很大。
周公茂是梨花斋的台柱子,仅凭一张巧嘴,引得无数人趋之若鹜。
由于天气寒冷,这段时间的生意比较惨淡,自吴家推出了棉衣之后,这种情况略微好转,即使如此,每天大厅中依旧有不少空着的座位。
吴忧,赵轻柔,独孤恺,曹雪凝,哑巴五人一起到来时,很容易便寻找到了座位。
虽然位置偏后,好在除了台上侃侃而谈的周公茂外,大厅还算安静。
没有惊动任何人,吴忧挥了挥手,叫来了跑堂的小二哥,要了一杯茶,静静品评。
“却说小汤山上,独孤老将军率领千骑,一马当先,手里的百斤长枪抡的虎虎生风,如入无人之境,敌人触之即死,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仅仅用了半柱香,独孤老将军便横穿敌阵,将三千敌军冲击的七零八落,伤亡惨重………”
论口才,台上的说书人抑扬顿挫,基本功极为扎实,吴忧品了一口茶水,微微点了点头。
一旁的独孤恺见吴忧点头,笑道:“这段故事说的是小汤山之战,我爷爷以千骑,大破敌军三千铁骑,凯旋而归,你觉得如何?”
关于独孤家的事迹,吴忧简单的了解过,也听说过小汤山之战,是典型的以少胜多,让人深感钦佩。
钦佩归钦佩,可是独孤恺的爷爷去世多年,这故事也被说书人说了多年,哪怕再精彩,耳朵也早流产了。
百姓且不说,哪怕独孤恺很崇拜他的爷爷,从小便耳濡目染,也没有听书的兴致了。
“你爷爷的故事大夏谁人不知?我从小就是听你爷爷的故事长大的,可是这故事也太老土了。”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曹雪凝说的是事实,独孤恺无法反驳,只能尴尬的笑了笑。
赵轻柔凑到吴忧耳边,看向台上,小声道:“他叫周公茂,可能就是你要找的人。”
周公茂?吴忧似乎在哪里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听了一会儿评书,待中途休息时,吴忧对跑堂打了个手势,等跑堂端着托盘过来后,吴忧从哑巴腰间取下布袋,从里面抓了一把铜钱,扔在托盘之上:“去,把你们掌柜的叫来,说我有新的故事,问他感不感兴趣。”
跑堂走后,赵轻柔白了吴忧一眼:“我赚的钱早晚被你祸祸个干净。”
吴忧汗啊,这就没法讲理了,明明可以赚的更多,现在居然怪起自己大手大脚!
“哟,吴大人,独孤公子,二位稀客呀,今日我梨花斋蓬荜生辉。”
不大一会儿,跑堂便带着周公茂返了回来,见到吴忧和独孤恺,周公茂自来熟的打起了招呼。
说话的同时,周公茂也看到了赵轻柔和曹雪凝,拱手笑道:“想来这位应该是赵小娘子了,传闻赵小娘子天姿国色,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这位应该是曹小娘子了,周某有礼,曹某对曹小娘子景仰已久,不知诗集何时更新?”
周公茂八面玲珑,消息灵通,最近发生的事情,他早就摸的透彻。
赵轻柔和曹雪凝起身,回了一礼,曹雪凝道:“诗集明日便更新,今日前来是吴忧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