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正武和钱富友两人,虽然李尧没能答应他们最初的要求,不过现在的结果他们也还算满意。</P>
中午时分,李尧他们一起吃了午饭,钱富友就告辞回燕京了,他需要赶紧回去就专利的事情,开展前期的工作。</P>
黄文彦因为下午有课,也告辞离开,只剩下了李尧,下午化工厂的人会过来。</P>
明阳市化工厂是当初从东北迁移过来,一开始是属于军工厂,主要生产炸药一类的产品,去年的时候,才开始转为生产民用产品。</P>
也是因为不再生产军工产品之后,才改名为明阳市化工厂,可以说,明阳市化工厂算是在军转民的政策正式实施之前的先行者。</P>
也是因为此,明阳市化工厂生产的产品很杂很乱,且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化工产品,像多菌灵这一类的农药,也就是年初的时候,才开始试着生产,这就是为什么李尧没有买到的原因。</P>
依旧还是顾正武的办公室,李尧见到了化工厂的负责人。</P>
一番交谈之后,李尧说道,</P>
“顾书记,关于化工厂多菌灵产线的改造,可以让黄文彦黄叔来负责技术把关,我在实验室制备多菌灵的时候,他也全程参与了,其中的技术要点他很清楚。”</P>
“行,我一会联系老黄。”</P>
顾正武知道,李尧不可能一直在明阳市,产线的改造让黄文彦把关最为合适,要是实在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把李尧叫来。</P>
李尧现在可不仅是化工厂的顾问,还是对外经济联络部的顾问,说不好什么时候,李尧就被叫去燕京那面。</P>
一切谈妥之后,李尧也准备起身告辞,他还要去农业大学找黄文彦。</P>
多菌灵的事情是解决了,李尧还需要去买种猪,畜牧局倒是也可以买到,不过李尧想着或许农业大学里面,畜牧系那里说不定有什么新品种。</P>
现在国内养殖的猪,基本以本土的品种为主,从猪肉的口感等方面来说,本土品种的确实要好上很多。</P>
毕竟,能够一直保持下来的品种,那可都是老祖宗严选。</P>
只不过,本土品种口感好是好,但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越是猪肉口感好的越是喂养难度大,且生长缓慢,基本上喂了一年,也才只有一百多斤。</P>
这种要是放在后世,那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可现在却是最大的缺点,现在各种物资严重匮乏,需要的是量,而不是追求什么猪肉的口感。</P>
不过,凡事也没有绝对,李尧可是知道,西南地区就有一种本土的品种猪,在三年前,也就是1972年被纳入“全国育种科研协作计划”。</P>
这就是“荣昌猪”,现在这个品种除了在荣昌及其周边之外,知道的人并不多,李尧记得荣昌猪还要过十多年之后,才开始慢慢在全国推广。</P>
李尧这次就是想要看看,在大学的畜牧系里面,有没有荣昌猪的幼崽。</P>
来到学校,刚好黄文彦上完课,正准备让司机载着他去接李尧,在学校大门口和李尧碰面了。</P>
“小尧,事情都谈妥了?”</P>
“黄叔,那事我晚点再和你说,我过来还有事情想要麻烦你。”</P>
“我们回我办公室说。”</P>
黄文彦说完,就转身带着李尧往学校里面走去。</P>
路上,李尧把黄文彦离开之后的谈话,简单说了一遍。</P>
听到李尧推荐自己去把关产线的改造,黄文彦轻轻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自己本身也乐意接下这份差事。</P>
进了办公室坐下,黄文彦才问道,</P>
“你要我帮你什么?你不会又有了新想法,要借用实验室吧?”</P>
黄文彦说完,眼中还有着兴奋,要是李尧再搞出什么新东西,他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想想都让他激动。</P>
“黄叔,我这次是想要问问,学校畜牧系有没有荣昌猪的幼崽?有的话,可以卖几只给我吗?”</P>
听到李尧是询问猪,黄文彦不由略显失望,随后说道,</P>
“那你等等,我把畜牧系主任叫来,这个要问他才知道。”</P>
虽然黄文彦是副校长,可他主要精力还是在自己研究的专业这方面,对于畜牧系了解得不多。</P>
不多时,一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和黄文彦回来。</P>
“小尧,这位是畜牧系主任梁主任。”</P>
李尧连忙站起身,说道,</P>
“梁主任你好!”</P>
“你好!”</P>
黄文彦为两人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三人坐下之后,梁楚生就率先问道,</P>
“我听黄校长说,你想要买荣昌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