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真有黔驴技穷这个说法?”</P>
“这小品什么玩意儿?”</P>
“演的也太尬了吧。”</P>
“可不咋滴,平时压根不熟悉,走在电梯里连个招呼都不打的人,一下暴雨反而立马好的比亲哥俩还亲,我们东北那旮瘩都不敢这么演嘞。”</P>
“给我尴尬的差点抠出了三居室。”</P>
“我承认,面对困难,人与人之间会抱团取暖,但是这以前陌生的跟鬼一样的人,上来就比亲兄弟还热乎?”</P>
“自己都没食物吃了,怕陌生人饿着一点,咋想的啊?”</P>
“太突兀了,也太假了点!”</P>
“不能完全怪演员,剧本就有问题。”</P>
“剧情衔接和人物设定真拉稀。”</P>
“编剧你到底有没有了解过城市环境啊?”</P>
“随着城市化发展和社会压力的增加,现代生活的高压力是邻里关系冷漠的原因之一。在城市中,人们往往面临着快节奏的生活、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以及经济压力等。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往往缺乏时间和精力去与邻居建立良好的关系,相反,他们更倾向于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上。”</P>
“编剧应该好好了解一下实际环境,写剧本不是由着脑子瞎写瞎想。”</P>
“没错,艺术是高于生活,可不是空中楼阁瞎搞一通。”</P>
“吴鸿翔老师估计也是想着用小品来倡导改善一下现在的邻里环境,结果步子太大,扯着蛋了。”</P>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之前被毙掉节目的那三个小品大师在网上攻击一粒尘埃的时候,这个吴鸿翔可没少帮腔。”</P>
“确实没少帮腔,阴阳怪气大道理说了不少,把自己说的跟小品界第一人似的,结果打脸了吧?”</P>
“自己的作品这么垃圾,怎么好意思阴阳人家一粒尘埃的?”</P>
“停停停,你们这些一粒尘埃的粉丝真会抓时机。”</P>
“就是,别过度解读啊,一粒尘埃作品还没开演呢,谁胜谁负还不知道呢,别一会一粒尘埃作品更差,那就好玩了。”</P>
一部小品,十几分钟。</P>
可是却带来了网络上无尽的差评口碑。</P>
再次用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P>
你带来好的作品,你用心表演,观众才会捧你。</P>
你把观众当傻子,观众也不会卖你面子。</P>
这里面,尤其是城市里的观众骂的最凶。</P>
因为他们就是居住在城市里,对当前环境了解最深的人。</P>
有的人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早习惯了。</P>
可大部分人并不是,他们是上学毕业或者打工,最后留在了城市里。</P>
他们也想改变这种邻里环境。</P>
可是。</P>
他们却根本无能为力。</P>
这不是靠着个人无限去讨好,无底线去讨好就可以改变的东西。</P>
毫无疑问。</P>
从收视率暴跌和网络现实里口碑一片差评来看。</P>
这个小品《阳台上的温情》算是失败了。</P>
吴鸿翔翻车了!</P>
而这个本届春晚首发小品的翻车,带来的后果就是.........</P>
就是刚刚有了一点点起色的收视率,便再次疯狂下滑。</P>
朝着一个低谷无限跌去。</P>
.......................</P>
.......................</P>
与此同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