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反扫荡中村庄的防御三步骤(1 / 2)

顺利击退日伪军之后,五连长带着队伍返回村子。

孔捷正在和民兵小队的战士们说话,周围还围着一些乡亲们。

这次民兵小队击退日伪军,避免小南村与小北村被日伪军迫害的过程,乡亲们都已经听说了。

是民兵小队的同志们,在孔捷的率领下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孔捷此刻正在给战士们讲述,这游击战中,麻雀战的打法。

“同志们,关于麻雀战的打法,大家先前也亲自参与了战斗,应该也有一些领悟。

想一想麻雀寻找食物的时候,那是毫无规律的,或是三两只,或是成群结队,突然出现,又突然飞走,这基本上就是麻雀战的精髓。

这是咱们在山地环境下,能够用来以少打多,对付鬼子最好的手段,特别是适合咱们民兵部队。”

七班长王远感慨道,“团长说的太对了,战斗之前,我都没有想到,咱们就十个人,真能把这伙日伪军打退。”

孔捷笑道:“虽然是有运气的成分,但这份运气离不开咱们民兵小队的努力。”

“在这支日伪军小队朝着咱们村子走来的途中,咱们以麻雀战术偷袭,不断地给日军造成伤亡,拖延他们的步伐,疲惫他们的心态,骚扰他们的前进。”

“另外,咱们在进行麻雀战的时候,不一定非要力求消灭鬼子伪军,只要重伤日伪军,效果甚至会更好。”

“这其中的原因我和大家是讲过的,这鬼子伪军,你打死了也就死了,那尸体放在那里,小鬼子什么时候都能回去收尸。”

“可如果你把鬼子士兵打伤了,那就需要医务兵给他治疗吧?还需要担架给抬上,这一来回的,就能直接拖累住两名日军士兵。”

“你要是这样算起来,一个小队的鬼子,咱们给他算60人,重伤的士兵差不多20人的时候,也就是三分之一,这支小队就没办法继续进行奔袭作战了。”

“可如果你是打死了20个鬼子,那就不一样了,以小鬼子的战斗意志,甚至能战斗到最后一名鬼子,这意味着咱们就得对付足足60个鬼子,而且还是在愤怒中一心为同伴复仇的鬼子。”

“这就是重伤鬼子,而不打死小鬼子的妙用。”

“先前咱们对付的那支日军小队,伤亡加起来甚至将近一半,所以,小鬼子明知道小南村和小北村就在眼前了,也依旧选择撤退,为什么?因为这小鬼子的伤员太多,已经没有底气了。”

第二次出手就干掉了两名鬼子,重伤了两名鬼子的小战士郑贵。

战场上的杀敌让他勇敢了不少,此刻说话也不像先前那么怯弱了。

“团长,那我们就只是打伤鬼子,不能打死鬼子吗?”

孔捷笑道:“这就要分情况了,每一场战斗在战斗之前,咱们会有预计划的战斗目标的。???biQuPaiM

比如眼前这次战斗,我们的目标是为了保护村子,利用麻雀战拖延日、阻碍、疲惫日伪军。

这种情况下我们打击敌人,尽量朝着拖垮敌人的方向去努力。要怎么拖垮敌人呢?自然是给敌人的队伍制造更多的重伤员,无法继续战斗,还必须有人照顾的那种。

如果我们是打一场伏击战,最终的目标是歼灭来犯的日伪军,这种情况下,自然得想办法杀死敌人。

这就不需要再刻意的给日伪军制造伤兵了。”

说到这里,孔捷笑着对民兵小队的战士们说道:

“经历过这次的大战斗,大家应该也看到了,即便是咱们民兵小队,即便是咱们手上没有多少枪支弹药,可只要大家足够勇敢,又利用其正确的战术,也同样能够保护村庄,击退小鬼子。”

“在面对日伪军重兵压境,咱们无法正面与之抗衡的时候,咱们民兵队伍保护村庄呢,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鬼子、伪军进村前的阻敌战。

这时候咱们要做的就是在村庄的外面。

借助村庄周围的地形地物,在日伪军朝着村庄逼近的时候,咱们进行游击作战的各种战术,来拖延日伪军的步伐。

尽可能地给鬼子和伪军造成伤亡,拖累他们队伍前进的速度。

这时候,民兵小队的同志们,在村庄外围拖延日伪军的步伐。

而咱们村民则是要趁着民兵小队为大家争取来的这段时间,迅速地转移到安全地点。

第二步,是把鬼子、伪军放进村庄之后的防御战斗。

咱们可以进行挑帘战、巷战、伏击战。

总之,这进了村子,那可就是咱们民兵的地盘了。

怎么利用村庄的环境、屋舍、土墙,甚至是一口井、一棵树来杀伤敌人。

这正是大家需要学习的地方。

第三步,则是撤离作战。

这时,我们已经借助村外的战斗到村子里的战斗,给日伪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可鬼子、伪军毕竟比咱们人多。

咱们就需要借助村庄,迅速从村尾预留的撤离路线后撤。

当然,在撤离之前,路上提前埋设好地雷,阻拦鬼子的步伐,以提防小鬼子追击咱们转移的民众。”

民兵战士们听得纷纷点头,将孔捷的话记在心底。

五连长这时也走了过来,笑着说道:

“同志们,只要按照团长说的这三步走,告诉大家,咱们至少有把握击退五倍以上的敌人,拖延,甚至是对付十倍以上的敌人。”

“什么意思呢?比如咱们民兵小队一共有八个人,那咱们就能有把握击退四十号日伪军。眼前这次战斗,团长率领民兵小队一共十人,击退了日伪军百十来号,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咱们大家平时的军事训练只要做到位了,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大家一样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