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泉州奇景(2 / 2)

尽管渔船小队是第一次来泉州港,可毕竟船上6个人来自21世纪,那位船长甘老板更是经营好手,所以6个人很容易就把这个台子搭了起来。

官员、文人、士绅这些人或许会保持一定的矜持和身份,可毕竟这体验独此一份,招标的收益又非常高,所以6个人研究之后上报管委会,很快就得到了动用这笔资金的许可。

拿着钱财打通门路,邀请函自然而然就能很快送到这些大人物的手上。再借着信息差,用某某大人也会参加海上诗会的说词连哄带骗,自然就能轻松将泉州成的大人物们忽悠上船。

为官员、士绅、学子们可以举办诗会,为商人们自然就可以举办产品交流会,除去这两波有钱人优先体验外,甘船长和田峰还主动向泉州官府报备了身份,并主动缴纳了一笔关税。

这一点其实大明是有关税的,只不过叫法不同,流向也不是大明府库,而是各级官吏。所以在田峰主动送去关税的时候,泉州官府方面直接就当成了‘孝敬’,还真就当着田峰的面开具了一份类似通关文书的证明。

这份证明不会让管委会的贸易少交一文钱,也不会在泉州港和大明其他港口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泉州官府和地方士绅以此凭借认可了先唐遗民的身份,算是接受了管委会编造的说辞。

同时这份文书也会随着泉州官府的公文一起上报给南京备案,一般情况下南京会转呈北京,然后在官员们不太当回事的状态下回复一个‘可’字。

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是对于习惯了后世法律理念的管委会来说,这份文书非常重要。

至于如此高调之下会不会有人动什么歪心思,根据管委会和渔船小队的分析来看,至少在那些人亲自前往台南来探听之前,渔船小队应该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在泉州折腾了整整三天时间,渔船小队最终携带着100石粮食、50匹松江棉布、20匹丝绸和猪牛羊鸡鸭各十只(头),以及大量香料、工具、油脂、酒水之类的物资开始返航。

除了这些采购的物资外,渔船小队还凭借他们组织的参观体验活动获利超过8000两,以及带回了七家胆大海商派往台南考察的代表。

这七家都是在体验活动中和渔船小队合作过的商家,他们主要考察的是台南的具体经营情况,去看看台南的商品是否有渔船小队说的那么好,顺便也是要考察一下是不是要在台南开分店。

而受到渔船小队出售的那面镜子影响,泉州港内的许多海商也纷纷装船了渔船小队提供的物资需求单。

田峰没有直接给海商们下订单,而是明确告诉海商们台南急需什么样的物资。这样的话术分明就是在和海商们说,台南物资紧缺,你们可以赚笔大的。

当然海商们也不会信了田峰的鬼话,这群海商说不准就是抱着探查底细的目的才会前往台南,毕竟田峰说了他们只有不到一千人,真要是所谓的唐朝遗民真的只有一千人,海商们也不会介意变身海盗来一波连窝端。

尽管双方的贸易行为还需要打一个未知的问号,可毕竟海商们选择了尝试,而只要他们愿意携带货物去台南进行贸易,管委会就不怕他们变身海盗。

这一点管委会是非常有自信,且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和其他穿越团队不同的是,管委会并不介意展示武力,也不介意把那些现代化的装备拿出来转化成武力威慑。

相反管委会还会努力促成这种事情尽早发生,因为这些一起穿越而来的现代化设备在缺少保养的状态下,使用寿命会越来越短。

也就是说,管委会需要尽早动用这些设备来展示实力,用强大的实力震慑住大明海商,进而迫使他们回归到正常贸易的状态。

四万多吨的客滚轮和五万多吨的货轮都是这个时代人无法想象的,所以在它们还能开动的时候来几次展示,美其名曰开动它们是为了给远来客人让出码头泊位,这种震慑远比展示武器要文明许多。

这也可以给大明传递出一份明确的信号,那就是我们人数很少,实力很弱,但是我们具备自保能力。只要后续释放出‘燃油’不多,无法补充的信号,彼此之间就可以达成一个微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