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年的识字率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很多穿越者和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往往会忽略媒体舆论的力量,当然,其中也不乏高估这种力量的人存在。
就像台南这些报纸没能让更多普通人关注一样,大多数不识字的普通人只能道听途说一些只言片语,而他们的精力又只能放在工作和生活中,所以台南并没有因为一起案件或者媒体的造势就真的发生什么改变。
该上班的上班,该做生意的做生意,茶余饭后大家更愿意听些林枫和唐诗韵的八卦,倒是对码头那起案子没有多少兴趣。
码头无疑是台南最为繁华的地段,或者说比之后世的时代广场也不遑多让了。没有达到时代广场那么吸引目光的地步,但在亚洲范围内,当前这个时代还真就只有这么一块土地的商业价值被炒了起来。
探春阁茶楼二层雅间,这里正对着台南码头广场,刚好能够眺望整个港湾见证繁华,同时只要愿意稍微低头,也很容易就看到那起案件的事发地。
杨禹难得奢侈一次请了吴光琮在这边喝茶,吴光琮也很清楚杨禹真正要邀请的人不会是自己,所以他和同样被邀请过来的宋家兄弟简单寒暄了几句,随即便很知趣的坐在了一旁。
四人倒是说了些最近几日各自工作的见闻,对于码头的案子也只是简单聊了几句,倒是没有人对那个死者有什么同情,更没人愿意过多关注,似乎冷漠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一般。
第二杯茶水被换下的时候,雅间外一个中年男子被这里的小厮引了进来,杨禹连忙起身,倒是也没有忘记给身边人介绍吴光琮三人。
对方与几人相互见礼坐下,吴光琮这才意识到杨禹今天邀请他们的目的。
眼前这人来自苏州,或者更准确的来说,人家是苏州王家绸缎庄的管事,出身更是苏织锦名家苏氏,这两重身份无疑说明了今天聚在这里的目的。
“劳烦苏掌柜亲自走一趟,小子惶恐。”常规的客套间杨禹就说清楚了他的目的,无非就是苏州王家和苏家的绸缎生意要开到台南来,这里已经有了亚洲海贸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意味,作为苏州绸缎生意的领头羊,王家和苏家自然不会放过。
吴光琮一开始还有点摸不着头脑,他倒是知道杨家也是做绸缎生意起家,至今为止还是以绸缎生意为主,却还是没弄清楚杨禹主动邀请算是怎么回事。
文人间的聊天总是充满了机锋,也是聊到三遍茶替换,他这才大概梳理清楚了杨禹和眼前这位苏掌柜之间的意图。
前者是福建绸缎生意的代表,杨家大多数绸缎货源都来自苏州王家和苏家,就算一些蜀锦也是通过苏家从中周转才获得了货源,可以说王家和苏家就是杨家的供货商。
二者之间的合作已经持续了百年,可以算作世交,所以这位苏掌柜来台南开铺子做生意,自然就需要杨家在这边的人接待并给予帮助。
苏掌柜也是一身书生气,只是其间夹杂了许多商人市侩,气质拿捏的很好,倒是不让在座读书人感到反感。
苏掌柜笑道:“杨贤侄已在唐人衙门谋了差事,所以这台南生意的事情还需杨贤侄多多帮助。倒是不知杨贤侄与唐人学校可能攀上关系,老夫家中子侄都到了读书年龄,碍于家中商贾身份难求名师指点,听闻这唐人学校有教无类,甚至也不介意女子读书,老夫倒是有心把家中子侄和小女一起送过来,不知杨贤侄可有教我?”
杨禹最近一段时间还真就办了不少这类事情,毕竟杨家也有这种需求,他还真就因此没少跑这方面的关系。
笑着拱了拱手,杨禹道:“小子最近还真就打听了这方面的消息,家中也有人来这边求学,倒是能给苏世叔一些参考。”
看到苏掌柜含笑示意继续,杨禹便道:“台南小学学期6年,小到六七岁稚童,大到成年人全都招收。教授内容多为识字、算学一类基础知识,我大明同龄读书人入学并不困难,只需在本地购买房屋入了本地户籍便可,唐人有专门的经费支持办学,所需束修很少,寻常人家也可供孩子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