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旦来台03(2 / 2)

认同唐人的管理,认同唐人的处事理念,认同唐人对于彼此之间的尊重,方方面面不同又新颖的感觉让年轻人们愿意尝试,进而就难免会催生一些更为极端的人选择干脆反过来鄙视自己出身的岛津家族。

年轻人认为岛津家族腐朽、堕落、顽固,总之他们能够想到的不好词汇都用在了自身家族上,甚至有些年轻人干脆拿着家族提供的钱财在台南买了房子,并一门心思的要把自己或者自己的后代送进唐人的学校。

这种行为和想法触及了岛津家族内的老人们的底线,他们对此非常不满,甚至一些较为极端的老人认为这是唐人在教坏他们的孩子,更反对与唐人合作,甚至叫嚣要在琉球葬送唐人。

一些没有去过台南的年轻人也会有这类想法,大家习惯了一种阶级模式,也并不是少数思维活跃者就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的,所以叫嚣战争甚至叫嚣去信全国各个大名,希望幕府出面共同抵御唐人的想法也是岛津家族内部的主要声音之一。

两个派系反倒是合作起来联手遏制了实力最强的中间派,家主以及大部分家老和合作商组成的中间派反倒是成了他们面前的绊脚石。

一片鸡飞狗跳间,家主已经意识到了这种不团结的局面会让岛津家族还未开战就注定会失败,问题是幕府也有看戏的打算,至少从岛津家族的情报渠道来看,幕府那边对于唐人的认知明显没有岛津家族和松浦家族这么清晰。

幕府的传统势力在本州岛,原本就是跟九州各藩的关系很一般,如今有人要帮他们教训这些不听话的九州藩,幕府不在后面捅刀子都算是很给面子了,指望幕府帮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唐人总数不到一千的事情被他们自己宣传的全亚洲都知道了,幕府消息再闭塞也能得到只言片语,从这个角度来说,反倒是幕府会觉得九州各藩的实力已经弱到了一个可以下手的地步。

一千人的小团伙都对付不了,幕府要说没有一点心动肯定是假的,至少岛津家族和九州其他几个家族相互通信时就知道了一些幕府的动作。

比如集结兵力,比如联系商人贷款抵押物就是九州内各藩的土地。倭国同样是个没有秘密的国家,这里藩镇林立,彼此之间也有从商人手里贷款资金用于打仗扩充地盘的习惯,所以相互之间的消息在商人那里都能买到,幕府的动作根本逃不开岛津家族的情报渠道。

问题在于九州内部分成了两个派系,松浦家族摆明车马要在这次唐人进攻琉球的时候配合唐削弱岛津家族,其他诸如毛利家族等其他几个九州藩也都各有心思。

说抱团取暖或许会有,大家习惯了彼此,不希望九州再出现其他势力是可以肯定的。但问题是联手外人分食岛津家族也不算是突破底线,毕竟目光长远的人总归是少数,先吃眼前才是主流思维。

又要防备九州内部各藩,又要警惕北方幕府,还要考虑琉球与唐人的战与和,也就是岛津家族不是上市企业,不然的话他们的股票估计会跌到发行价以下,甚至强制退市。

李旦毕竟是个商人,或许他很难从岛津家族那里拿到好处,但只要是有生意可做,有利可图,哪怕只是岛津家族给了一笔中介费,他还是愿意拿钱办事的。

所以在离开平户的时候李旦就答应了岛津家族帮忙联系唐人的事情,从他的角度来说,帮岛津家族传话能赚一笔中间人的费用,再大的商人也不会拒绝一笔客观的收入。

其次就是琉球的归属跟他没有关系,唐人拿下琉球会开自贸港,他可以多一条航线跟着唐人喝点汤。

唐人失败也跟他没有关系,不说失败的可能性很低,就算真的失败了,无非就是第一波投资人损失惨重而已,投资人们家大业大,谁也不会真的在意那点投资,无非就是试探唐人实力而已。

恼羞成怒的唐人真要是派遣大船去跟岛津家族拼命,没有人会觉得岛津家族真的能抗住唐人的坚船利炮。

更何况第一波投资人大多数都是大明、欧洲以及周边国家的实力派,没点实力连第一波投资的机会都抢不到,这么多把钱投了进来,岛津家族要是真的赢了,估计也就距离彻底灭亡不久了。

别说是岛津家族了,就是大明皇帝也不见得敢于同时得罪这么多利益方,这第一批投资人加在一起的身价可是比大明国库收入还多,掀桌子把大明皇帝拉下马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