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刘锦燃03
按照刘锦燃的计划,他准备留在基隆这里帮助陈领队把运输队的生意做起来,自己也在这边多攒一点钱,托人给自己的发小送去口信,最好能让发小也来基隆这里和他一起赚钱。
陈领队给刘锦燃开的工钱并不低,或许是陈领队真的找不到可信任的人,又或许是进山毕竟风险很大,总归最后刘锦燃算是拿到了每月2两银子的管事工钱。
但彼此双方其实对这点钱都没有太过在意,陈领队也很清楚刘锦燃会有其他额外收入,刘锦燃更清楚运输队在山中与那些倭国人手里能赚到非常客观的利润,所以在彼此互相默认的情况下,短短两次贸易,刘锦燃便轻松攒下了小一百两银子。
这其实也是那些欧洲雇佣兵和野人女真愿意跟着运输队的原因,运输队进山时的物资都是陈领队筹措的,所以这部分物资的收益自然只能是陈领队个人的,陈领队会从收益中来支付整个队伍所有人的工钱,但这并不意味着队伍中的其他人不能够携带一些私货进山。
这方面欧洲火枪手的经商天赋最高,他们甚至每次进山的时候都会携带两把火枪,等进山联系上有需要的倭国连队,他们就直接出售其中一把火枪当做自己的额外收入,换回来的山货皮毛回到基隆城还能再赚一笔,一进一出走一趟就能赚下进一个月的工钱。
那些野人女真在经商方面没有天赋,但他们更清楚山林中需要什么样的物资,所以人家从来不额外携带粮食和布匹,反倒是专门携带一些针头线脑的小玩意和盐、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
特别是盐,在山林中价格堪比黄金,山民也好,倭国士兵也罢,对于盐的需求只能依靠运输队来补给。
其次就是一些针头线脑的小玩意也能卖出高价,山林中什么物资都缺少,但大多数物资又都能寻找到替代品,唯独这些小玩意根本没办法在山林中找到替代品或者自己生产,所以野人女真们的收益也非常不错。
刘锦燃作为领队自然也能效仿这些人的生意,只是他比其他人更聪明的地方在于他可以从陈领队那里拿到更多商品。
比如一些女人喜欢的布匹、丝绸或首饰之类的东西,这种价值稍高的东西就是陈领队也不敢安排在运输队的商品清单中,反倒是给了刘锦燃机会。
在小岛向南的帮助下,刘锦燃很快便和山中一个规模较大的山民部落取得了联系。
对于山民部落来说,小岛向南等人无非就是些外来入侵者,但这个入侵者只要不侵入他们的地盘,他们并不会有唇亡齿寒的意识,反倒是会因为入侵者能够拿出很多他们没有的好东西,双方可以进行贸易。
小岛向南也不是傻子,很多大型山民部落的人口上千,青壮战士也能凑出数百人,特别是在密林中神出鬼没非常难打,因而在几次尝试失败后,小岛向南就转变思路开始和对方进行贸易。
山民们不太好沟通,但并不代表了不能沟通。
只要双方都觉得自己赚了便宜,其实进行贸易是非常容易的。
最初只是小岛向南麾下的一个士兵进行了尝试,他在发现山民躲在密林中监视队伍的时候,下意识的瞥见了山民身上一张剥离完好的鹿皮。
于是那个倭国士兵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物,又指了指山民的身体,随后便将一小袋盐和一把剔骨刀放在了两人中间的一棵大树下。
山民一直都在警惕观察着,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家不明白倭国士兵的用意,反倒是在确定了倭国士兵退出安全距离之外,那山民便谨慎的走到了树下检查起了士兵留下的东西。
剔骨刀尽管很短,但对山民来说却是非常宝贵。大明海商和那些欧洲海商其实都差不多,忽悠原住民方面都是一个德行。
所以在倭国仆从军登陆基隆之前,山民们想要换取一把铁质武器的价格是非常高的,很多时候几十张鹿皮也未必能够换到一把小刀。
因此对于山民来说,一把小小的剔骨刀加上一小袋盐就要换走他身上的那张鹿皮,这价格非常划算。
山民最近一段时间没少和倭国仆从军交手,不能说完全一边倒,最起码也能清楚感受到自己处于弱势者一方。
因此除了那些一门心思要杀死入侵者的少数人之外,大多数山民并不想和倭国仆从军发生冲突,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不侵入他们的领地,其他部落的人被杀死反倒是在帮助他们。
所以这种贸易进行的很顺利,很快便完成了第一笔交易,紧接着双方就形成了默契,然后开启了更大规模的交易。
小岛向南对于山民的态度也因此有所改变,毕竟基隆城那里招募倭国士兵的价码并不低,购买武器也因为李家垄断而不得不花费高价。
要想尽快扩充自己的实力,还需要在交易过程中躲避幕府的监视,与其在这样的情况下缓慢发展,倒不如跟山中一些规模较大的部落联合,招募一批山民成为自己的士兵。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小岛向南便开始促进这样的贸易,双方很快就形成了默契,然后便随着贸易中小岛向南适当削弱自己的收益,而给对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交易几次之后,小岛向南便通过翻译向对方部落提出了招募士兵的想法,对方久在山中居中,并没有外面人那么多歪心思,一看小岛向南提供的条件,自然就和李旦招募野人女真一样,很容易就被他招募了几十个山林部落中的青壮。
山民从来就不是一个整体,彼此之间甚至都不清楚对方的存在,特别是山林地形限制了彼此之间的联系,这倒是了好几个山民部落与小岛向南达成了合作。
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小岛向南的队伍数量就翻了一倍,近200个山民青壮拿起了小岛向南从基隆订购的矛头,搭配山民们自己制作的矛杆,算是给小岛向南增加了200个长枪兵。
事实上这样的武装就已经符合当前时代军队的标准了,在倭国,也只要幕府主力才会配备倭刀,小岛向南的部队也是因为自家投入和幕府投入才能全员列装倭刀,伊达扈的部队是因为有仙台藩资助,否则各地大名的军队是根本装备不起倭刀的,九成以上的倭国士兵其实也仅仅配备了长矛而已。
山民们除了能拿到倭刀之外,自身还会搭配一些简易弓箭和投矛一类的武器,这些东西尽管射程和威力都很差,但在山林地形中却非常实用。
队伍扩编了一倍也就意味着小岛向南可以继续向台北方向挺近,与其他仆从军队伍相比,他的进度和效率就更高一些,自然就会受到仆从军第一旅德川家光和李旦家族的奖赏。
领先一步能够拿到手的资源以及个人经营收益,很快便让小岛向南的队伍开始了滚雪球般的扩张,进而搭配上刘锦燃带领的运输队在送完补给之后配合作战,小岛向南只用了半个月时间便将台北附近的部落清理了一遍。
这其中也有点巧合的原因,那就是其他连队的倭国仆从军都有一点小心思存在,大家都觉得清扫山林这种事情可以安心当老六,让那些没脑子的人去打头阵,自己躲在后面等友军损失惨重的时候再去捡便宜。
所以很多倭国仆从军连队并没有直接沿着基隆向台北方向的平原山谷进发,而是选择从南北两侧的山地中行军。
这就导致了他们遇到的山林部落更多,毕竟部落在原始森林环境中想要生存,首先就需要挑选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的地形来构筑营寨,而不是选择平原地区看似好耕种,实际却非常容易被野兽和其他部落进攻的地形。
小岛向南所部一路高歌猛进也有这方面的原因,除了少数几个汉人移民组成的部落定居在了台北到基隆这一路的平原地带之外,大多数原住民部落其实都在山里。
台湾本来就不大,被小岛向南这一路行军,稀里糊涂的便在半个月内直接冲到了新竹,而按照出兵前的约定,抵达新竹其实也就意味着台北地区的主要战事算是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