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真是棘手,魔兽并没有明确的性格,而我所使用的奴隶都经过训练来服侍主人,他们真实的性格特征可能早就消失殆尽了。”</P>
诺亚面前又出现了一个难题。但他对此习以为常,只需调整这些细节便能成功。</P>
“对于魔兽,我只能凭借直觉将其行为以人类的角度分类。至于奴隶,我猜只能直接询问他们了。”</P>
诺亚得出这个结论时不禁叹了口气,毕竟人际交往并非他的强项。</P>
次日,诺亚来到关押奴隶的地下区域。随着只剩下三十六名奴隶,这里看起来比以前宽敞了许多。诺亚仔细审视了每一个人,然后决定先找谁交谈。</P>
奴隶们眼神空洞,同伴的尖叫和被锁链束缚的魔兽的哀鸣丝毫未能影响他们的情绪。面对此景,诺亚忍不住暗骂:这些奴隶虽训练有素,但在他的实验情境下,这种素质反而成了劣势。</P>
“你能告诉我一些关于你自己的事吗?”</P>
“你最喜欢什么?”</P>
“用几个词形容你自己。”</P>
“你觉得自己的性格偏向攻击性吗?”</P>
诺亚逐一询问奴隶这些问题,他想在重启实验之前建立一个完整的个性档案。</P>
幸运的是,烙印在奴隶身上的锁链迫使他们诚实地回答诺亚的问题。尽管他们的个性或许已被训练压抑甚至几乎破碎,诺亚依然能从中捕捉到线索,为每位奴隶构建一个大致的性格轮廓,接下来只需将他们与对应的魔兽配对即可。</P>
诺亚清楚每种魔兽都有各自的行为特性:有的更具攻击性,有的更为鲁莽冲动,有的狡猾机敏,各种特质都能区分它们。例如,火狼喜欢结成大群,但行为较为混乱、鲁莽;相反,雷狼组成的群体较少,却能更好地协同作战,甚至能联手发动攻击。</P>
基于这些细微之处,诺亚决定下一位参与融合的奴隶及魔兽,并重新开始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