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地仙界罗天大醮(2 / 2)

众多真修,按照自己的喜好,参与各种不同的法会,学习不同的修行法门。</P>

丹、器、阵、符四大类别不用多说,分支庞杂,各擅胜场。</P>

还有道兵、傀儡、炼气、养蛊、御兽......等等等等无数庞杂杂术。</P>

汤淼自觉根基不稳,没有贪多,而是只参与了炼器和道兵两个大类的法会,但参加的次数不少,足足参加了三十多个。</P>

道兵,尤其是五行道兵的培养,汤淼已经有了更加完备的法门。</P>

炼器,汤淼也算是扎实了根基。</P>

对于后天灵宝之下的宝物,汤淼如今,已然可以随心炼制,能限制汤淼的不再是技术,而是材料。</P>

孙悟空几人,也各有收获。</P>

法会办的差不多了,终于开始正式的罗天大醮法会。</P>

“开法坛,召尊灵,罗天大醮法会,开!”</P>

随着一个唱名的道士的宣告,罗天大醮,正式开始。</P>

众多道门真修,在罗天大醮导引符箓的牵引下,按照各自的道行法力,归属分别,各自归位。</P>

“罗天大醮第一科,召请道灵!”</P>

随着引导道士的宣告,众多真修开始念动道藏真言,召请三境至尊、十方上圣,玉京金阙天帝诸位天真,十方师尊圣众、三界神仙官署、一切威灵。</P>

凡是与道门有关的神仙圣灵,全部都召请了一遍。</P>

当然,由于只是罗天大醮,召请范围有限,一些不在地仙界,又在地仙界没有分身化身的大神,并没有强求。</P>

但为了表示尊敬,大多数神仙,还是非常给面子的来了。</P>

在不久之前,佛门唱名,展露威能,风头一时无两。</P>

道门的势头,好似被压了下去。</P>

但是,三界谁不知道,凡是修行之法,最早,都能追溯到道门。</P>

就连佛门两位真佛,最早修行凭借的灵性与元气,也来自道门,当然,当时还叫玄门。</P>

众灵仙神分神到场之后,太上老君,身穿八卦仙袍,从虚空中骑着青牛一步步走了出来。</P>

青牛的蹄子,每一步,都踏在众多真修的心头。</P>

一种玄而又玄的奇特道韵,开始在众多参与罗天大醮的真修心头萦绕。</P>

往日想不通,参不透的玄理,突然就简单了起来。</P>

随后,太上老君挥舞了一下拂尘,开口道:</P>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罗天大醮,祈福救世,无有分别,三界大同!”</P>

“圣人至善!至德!至道!”</P>

众真人一起赞曰。</P>

太上老君也不理会众人反应,转身,念诀,挥动拂尘,开始为祈福。</P>

由于这是地仙界罗天大醮,因此祈福范围虽然波及三界,但主要还是聚焦于地仙界。</P>

一股道气,和着微风,同着尘光,从罗天大醮会场散出,散播在整个地仙界。</P>

由于这里毕竟是佛门的地盘,所以,太上老君也没有过度展露神通手段,只是借助这里的天道,完成了自己的祈福。</P>

随后,太上老君带着众多道门真修,参会的真人,一句一句的开始念道藏。</P>

若是寻常凡人,这念起来可就没完了。</P>

但好在,在场的众人都是真仙之上。</P>

因此,也只用了短短三个月,就将全部道藏念诵了一遍。</P>

这期间,所有参会的真人,没有学过道藏的跟着学了一遍,学过的,跟着复习了一遍。</P>

对于汤淼、袁寿生而言,这是很好的一次机会。</P>

他们补全了根基,学了道藏。</P>

之前学佛,唐僧可是讲了足足一路,十几年。</P>

加上取的三藏真经,这才算完整。</P>

道门的道藏,比佛门还多。</P>

因此,这三个月,念诵道藏,对汤淼和袁寿生而言,都不轻松。</P>

灵风和猪八戒没有选择入心,所以听完了,记下来,打算回去慢慢研究。</P>

而汤淼和袁寿生,则经过这三个月的道藏洗礼,对道门的玄理,有了深刻的认识。</P>

读完道藏之后,太上老君稍微给众多真修一点修养恢复的时间。</P>

三日后,太上老君开始自己讲道。</P>

他讲的,就不再是道藏之中有的那一部分了,而是他这个化身,这些年感悟,推演所得。</P>

太上老君这个化身,擅长炼丹,擅长炼器,擅长化道为佛,化佛为道。</P>

汤淼和袁寿生本体都学过佛,此时,在这位在地仙界呆了无数岁月的老君化身这里听道,收获了大量佛道相通的法门。</P>

汤淼整理了一番,对其中一些佛法道用的法门,尤其感兴趣。</P>

比如一些借助佛门第八识,甚至第九识凝练真灵,参悟道法的法门;</P>

再比如,用佛光培养道兵,用觉光无视玄理,炼器炼丹的法门。</P>

当然了,除了与佛有关的法门外,也讲了不少纯粹的道门法门。</P>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样,就是一气化三清之法。</P>

这里的一气化三清之法,实际上是应该是到了大罗金仙修行最好。</P>

实在着急,太乙金仙也不是不能修,就是修成的威能,差了些。</P>

汤淼听了法门,将之记在了心上。</P>

自己的护道三术,分别归属于天庭、道门、佛门。</P>

若是能一气化三清,分别继承道门、佛门、天庭的手段,那可就好了。</P>

八十一天后,老君讲道完成。</P>

太上老君睁开眼睛,收起道韵,开口道:“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不远人,尔等,好自为之!”</P>

众多真修一起回答道:“谢圣人传法,必持而行之!”</P>

太上老君点了点头,又朝着汤淼和袁寿生的方向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青牛,青牛带着老君,走入虚空不见。</P>

圣人一走,场面顿时热闹了起来。</P>

不一会,就有灵宝天尊一脉的大神通者出面,挑头讲法,将自己所悟正法,讲给了其他道友。</P>

当然了,讲的主要是理念和玄理,没有涉及具体的法篆与修行方法。</P>

罗天大醮,在三天大醮之中,算是范围最小,规模最小的一场。</P>

汤淼听了一会大神通者讲道,发觉对自己没有太大帮助之后,就摇摇头,不去凑热闹了。</P>

汤淼,并不缺正法。</P>

此时,汤淼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罗天大醮导引符箓,发觉其中,居然印刻下了太上老君所念的全部道藏,还有他讲道的全部内容。</P>

“太好了,这下,好好消化消化,修道的根基,终于算是稳固了。”</P>

汤淼对这罗天大醮导引符箓的功能很是满意。</P>

第一位讲完之后,汤淼手里的导引符箓也冒出一道讯息。</P>

汤淼这才知道,想要参加之后的周天大醮,就得上台讲道,而且,所讲法门,还得至少在金仙之上。</P>

“看来,我也得上去一趟了!”汤淼转头看了一眼袁寿生,往前凑了凑。</P>

等大神通者讲完再上,汤淼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一个太乙金仙,还是别太出挑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