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贵,大家都买不起。还有好些人都没有见过棉花做被子。</P>
要不是你给家里送了几床棉被,我这辈子怕是没有机会见到棉被。还别说,这棉花做的被子不仅盖着软和舒服还特别暖和。”</P>
“以后,家家都用得起棉花做的被子。冬天也不怕冻着了。”</P>
“是啊!真到了家家都用得起棉被的那一天,得多幸福啊!”</P>
“嫂子,要不了多久,我们南境的百姓就能实现棉花自由使用了。”</P>
“我听爹娘说这棉花种植挺繁琐的呢!”</P>
“确实有很多工序,地里总有忙不完的活。”</P>
“家里人最近几个月确实每天都在地里忙活。再过一阵子棉花成熟了,又要忙不停的捡棉花了。庄稼人就是这样,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最开心的莫过于收藏的季节了。”</P>
“第一年种棉花确实会有些忙乱,有经验后再种就会好些。”</P>
“明年,孩子也大些了,我就能帮着家里人一起下地干活了。”</P>
这个年代的人生了孩子后,就会投入到下地干活的行列。孩子会走路后,家里就不会有人专门照看孩子了。都会直接把孩子带到地里去干活。</P>
想到他们这样辛苦,向南唯一能帮到他们的就是利用空间,帮他们改善一下伙食。便问汪氏道:“嫂子,家里之前养着的黑鱼吃完了吗?”</P>
“还有好几条呢!爹娘都不舍得吃,说是留给我吃。”</P>
“家里的鱼多,他们怎么还是这样,什么都不舍得吃!江里每天捕上来的鱼也多,那些鲫鱼你吃也很好。”</P>
“他们一辈子节俭惯了,让他们敞开了吃这些。他们都不舍得,还打算多卖几文钱呢!”</P>
“节约这几文钱的意义又不大。身体养好才是最关键。”</P>
“他们被你和小忠经常念叨,倒也改变了很多。以前真的是有点好吃的东西,都不舍得吃,总是想着留给我们晚辈吃。现在还舍得吃一些了。”</P>
“节俭惯了,要他们改变也是需要一些时间的。”</P>
天渐黑时,汪氏留向南和萧逸铭在家里用晚餐。两人答应了,在堂屋帮忙照看着摇篮里的小侄子,汪氏则是进厨房里做饭去了。不多时,向忠从学堂里回来了,见到和向南和萧逸铭在家里他还挺高兴。</P>
与两人说了一会话,就去厨房里帮汪氏烧火了。</P>
天色完全黑透后,向家人才从地里回来了。徐氏和向大柱看到有些日子没见的二女儿,都很高兴!</P>
向大柱:“南儿,二女婿,你们回来了!”</P>
萧逸铭:“娘子挂念二老,我陪她回来看看你们。”</P>
徐氏:“我们都好!听小北说你们这次去神医谷玩得还挺高兴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