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半真半假(1 / 2)

“启禀皇上,微臣此行,收获颇丰。”</P>

大司农邝青上前一步,躬身把此去北境发现的粮种仔细说了一遍。</P>

“……尤其这枫林村的人,在山上发现了好几种能吃的物种,几乎可以当作主粮来食用!”</P>

大司农说着,让人把他特意从枫林村带回来的几种吃食呈了上来。</P>

当皇上看到大如木盆的甘薯时,也震惊了。</P>

这一个就有这么大?</P>

“大司农,这就是你说的那什么甘薯?”</P>

“启禀皇上,正是!此物系多年生植物,当年亦可收获,不过可能没有这么大,要等枫林村的人明年种植之后,才能知道!”</P>

邝青又把北境盛会罗列的新物种图册,还有实物,都陈列给皇上和诸位大臣看过。</P>

新物种关系着民生问题,大越福祉,自然受到皇上的注重。</P>

想不到这新物种 ,大多数还是与枫林村有关系,这还真是一个神奇的村子!</P>

“大司农,此事全权交于你负责!”</P>

“微臣遵旨!”</P>

看过了新物种,又说起了去临川县传旨一事。</P>

邓大魁自告奋勇,要陪着传旨公公一起去,免得传旨公公找不到路。</P>

众臣都忍不住想翻白眼,传旨公公找不到路,这怎么可能?</P>

这老侯爷想去看闺女就明说,还找这种借口,真是让人无力吐槽了。</P>

邓大魁可不管众臣奇怪的眼神,只眼巴巴的看着皇上。</P>

皇上暗自好笑,这老家伙,想不到还是个女儿奴,口口声声闺女女婿,心心念念小外孙女,还是这么重情!</P>

他大手一挥:“准了!”</P>

“谢皇上!”</P>

邓大魁喜笑颜开。</P>

嘿嘿~</P>

又能见到闺女和可爱的小外孙女了,还有软萌萌的小四林,别说,他还真有些想念枫林村了!</P>

“启禀皇上,还要快些去传旨才行,现在天寒地冻,再过不久,定州那边好些地方可能就要被大雪封路了,想去就比较麻烦,趁现在湖面还没有结冰,咱们走水路,来去不足一月,便可完成任务!”</P>

“好,就依永平侯之言,连升,传朕口谕,着翰林院撰写圣旨,你亲自去传旨!”</P>

太和帝非常好奇邓大魁心心念念的这个枫林村 ,让近侍太监连升去传旨,意图明显。</P>

“奴才遵旨!”</P>

连公公忙躬身领命。</P>

*</P>

翌日。</P>

连公公就带着传旨仪仗队出发了。</P>

从京城出发,昼出夜伏,紧赶慢赶,在第六天时,赶到了安庆府。</P>

安庆府离京城比较近,水路又四通八达,可见其繁华程度。</P>

从安庆府乘坐官船走溧水江,一日到镜泊湖。</P>

六百里镜泊湖更是碧波荡漾,苍山远影,初雪皑皑。</P>

不到三日,就到了郓州,又走了一夜,过了白水河,就到了怒河。</P>

临川江就是怒河的一条分支。</P>

只一日,就到了枫林湖。</P>

留下官船差役,邓大魁带着连公公,还有仪仗队穿过山洞缝隙,进入了盆地。</P>

四面环山的盆地,在冬雪中格外苍凉。</P>

只有远处的瀑布还没有结冰,飞流直下,不过也没有了夏日时的壮观。</P>

一行人花了两刻钟,来到了枫林村。</P>

几十栋青砖大瓦房错落有致,坐落在荒野之上。</P>

来的近前,才发现屋子旁边都修建了草棚,里面堆着整齐的木柴,旁边拴着马和羊。</P>

周围也没有修建围墙或者篱笆。</P>

连公公好奇的问道:“老侯爷,这就是你说的遭了灾的村子?”</P>

“不错!连公公有所不知,这些屋子,正是村里人夜以继日,自己烧砖头修建出来的!”</P>

“这样啊!”</P>

连公公点头,原来如此。</P>

“那怎么每家还有马匹和羊?”</P>

这就有些奇怪了,要知道,一匹马可是要值不少银子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