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里还有条鱼呢,要不,我来做个鱼吧?”</P>
这是曹学谦说的话吗?</P>
叶莲有点不敢相信。</P>
“真的吗?你说的是真的吗?”叶莲笑问。</P>
“当然是真的啦。”曹学谦也笑。</P>
“今天怎么愿意做菜了? 这太阳是要从西边出来了吗 ? ”</P>
“儿子都做菜了,我就不能做一个表现一下吗?”</P>
“能啊,太能了。”</P>
“那不就得了?”</P>
“好嘛,今天一下有两个大厨,我不就是个太上皇了?”</P>
“随你意,太上皇也好,老佛爷也好,看你喜欢。”</P>
“哈哈。”</P>
“妈妈,这红萝卜切片还是切丝?”曹蓝杉又在喊。</P>
“红萝卜切片好吃,白萝卜切丝好吃。”曹学谦抢着回答。</P>
“你又没做过菜,还在这里充大厨。”叶莲笑曹学谦。</P>
“那我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曹学谦不以为然。</P>
“好吧,曹大厨,那今天就看你的手艺了。”叶莲也不想争了。</P>
叶莲听声音,知道曹蓝杉开始切红萝卜了。</P>
对一个基本没摸过刀的生手来说,红萝卜切片可不容易。容易滚,又紧实。两个红萝卜,曹蓝杉估计得切一阵子。</P>
叶莲暂时不管他们父子,让他们自己捣鼓。</P>
趁着空儿,叶莲又开始看书。</P>
其实,叶莲觉得,《撒哈拉的故事》适合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就着阳光,和着微风,闻着茶香,再慢慢地、细细地去品咂,去体味,这样,才能吻合三毛那浪漫多情和有趣的灵魂。</P>
但叶莲也觉得,自己就是一凡胎俗骨,没那么多讲究。只要有时间,哪里都可以看,就算是在这有点油腻味的餐桌上,就算是在这有点聒噪的离厨房门口不远的地方。</P>
三毛果真是才华横溢呀,她的文字,是那么地自然、空灵,不知不觉就能吸引着你。</P>
它们如天籁般,如泉水般,如春风般,如惊雷般,愉悦你,滋润你,感动你,震撼你,那么地贴切,那么地真实,那么地富有魅力。</P>
这样的文字,叶莲越读,就越是喜欢……</P>
“妈妈,要放多少油?”曹蓝杉总算是切好菜了,开始起锅了。</P>
“在锅底一个小窝窝就好了。”叶莲的目光飘离了书本。</P>
“怎样才算是一个小窝窝呀?妈妈你过来看一下。”对曹蓝杉来说,判断放多少油似乎比解一道方程式还难。</P>
叶莲只得走进厨房,看到锅里的油,说:“再加多一点。”</P>
曹蓝杉就依言再加一点,直到叶莲说好了好了。</P>
叶莲看了看曹蓝杉切的红萝卜,虽然厚薄不均,但总体上来说还是可以了。</P>
对生手来说,包容性要适当地高一点,不仅如此,还要适当地夸一夸。</P>
叶莲看到灶台上摆着的那条鱼,曹学谦却不知道哪去了。</P>
叶莲走出厨房,想继续看看书。</P>
但曹蓝杉的问题接踵而来了,叶莲时不时得回答一些问题。</P>
妈妈,先放肉还是先放红萝卜?</P>
妈妈,这肉怎么样才算熟了呀?</P>
妈妈,这红萝卜怎么还是很硬呀?</P>
……</P>
叶莲发现自己也清闲不起来,这单纯当顾问也不容易。</P>
曹蓝杉的问题还没完。</P>
“妈妈,放多少盐呀?”</P>
“看菜放盐,多少菜放多少盐。”叶莲回答。</P>
“什么意思?”</P>
“就是菜多就放盐多一点,菜少就放盐少一点。”</P>
“那怎么看菜多菜少?怎么看盐多盐少?”</P>
哎呀,这个,叶莲也说不好呀。</P>
这煮菜放盐,是个经验活,不能称不能量,完全是要靠主观判断。</P>
叶莲记得自己小时候学做菜的时候也问过蓝杉外婆放多少盐?蓝杉外婆也是回答说多少菜放多少盐。当时叶莲也是一脸懵,这回答简直就是似是而非的武林术语嘛,回答了等于是没回答呀。</P>
这么多年了,叶莲煮了多少的菜了,靠着自己的经验,终于能够做到蓝杉外婆所说的“多少菜放多少盐”,就像领悟到了一招武林绝学。</P>
现在,又轮到儿子来问自己了。</P>
那她也说不清呀。</P>
既然说不清,叶莲干脆起身,亲临锅台边指点曹蓝杉放盐。反正让曹蓝杉下厨的初衷只是想要与他在互动中重建有效的沟通。</P>
“儿子,你的菜差不多了吧?到我来搞鱼了。”曹学谦又冒出来了。</P>
叶莲笑,退出厨房,把这重地让给了他们父子俩,坐等美食上桌。暂时就想象成美食吧,哈哈。</P>
叶莲以为曹学谦也会有很多问题要问,但意外的是没有。</P>
行啊,到底是见过猪跑的人。</P>
叶莲乐得又能看一会儿书。</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