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说,不入仕,未必不是好事。对于这次恩科考试,考生的师兄们,其实有资格参与......】</P>
【不是没有动心,但担心自己挡了师弟—考生的路,纷纷弃考。】</P>
【而大儒和考生父亲得知,没有劝阻,并非偏袒......】</P>
【近几年科考,存在的问题,他们比谁都清楚。因为弟子的水平,大儒比谁都清楚。】</P>
【这次放孙子参考,不过是希冀不死,让孙子来试水......】</P>
【若科考之路还有救,以后会让更多弟子参考。】</P>
【这里没有私心,而是相互成全的关爱之意。】</P>
大殿内寂静无声。</P>
即便是心怀叵测之人,听见这样的故事,也不能不动容。</P>
良久,就听见小公主,在高处飘来的心声。</P>
【所以礼部,真该死啊!】</P>
【有大儒,放弃大好年华,承担朝廷本该承担的责任,开蒙教导,培养有识之士......】</P>
【礼部做了什么?】</P>
【科举将人才选出来了吗?】</P>
【或许有人问,不是考出了二十多人?】</P>
【那是大儒!是堪当天子帝师的人,用二十年青春,培养出的人才!】</P>
【若不是能力断层,你们以为,他们能考中?】</P>
【或许里面,当真有人天资聪颖。若是一般老师教导,他们能凭自己,和其他学子拉开差距?】</P>
【没有门阀、世家做支撑,更没有银钱开路,他们有什么?】</P>
【也对!】</P>
君宝珠的声音不无嘲讽。</P>
【他们其实也做了事!】</P>
【就是将有识之士、大把人才,拒之门外!】</P>
【做得好!真是称职!】</P>
【如果不是父皇,开设这次恩科,谁知道,又有多少学子寒了心,自此不再参加科举?】</P>
君宝珠小脑袋一转,声音无比自豪。</P>
【所以,还是父皇厉害!】</P>
【力排众议,止住了苗头。】</P>
然后,视线转到阶下,落到太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