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小组研究用的电脑、网络,都是由太空城计算中心提供。他们的研究成果不断的充斥着x的数据库。</P>
人工智能x的知识库,也在迅速膨胀。</P>
渐渐的,x能理解陈浩的描述,解答陈浩的一些问题,甚至提出一些不太成熟的建议,这点让陈浩非常开心。</P>
陈浩除了时不时的抄一段碑文,就和日月星辰学习小组们,探讨最新的研究进度,和新奇的科研成果。</P>
晶晶就在日月星辰序列里面,她们四个之前一直住在一个宿舍,互相之间的关系相对更亲密一些、脾气性格也更相投。</P>
她们的才华并没有浪费,都参与了的许晴的科研小组。</P>
只要破译小组有了什么新发现,她们都会去书房找陈浩,仔细的讲解一番,并分析其中的实用价值。</P>
陈浩对她们介绍的新发现很感兴趣,每每都是在卧室听好久,最后又好好的轮流奖励她们一番,几乎成了每天的固定项目。</P>
其她侍女发现居然还有这种福利,也纷纷报名参加许晴的破译小组。虽然她们平时也都能被陈浩喂到饱,但谁不想开个小灶呢。</P>
住在伊甸环的姑娘都是七窍玲珑之人,聪明,心眼儿也多。其实智商高的人,大概率情商也不会差到哪去。</P>
还有一波人,这些天一直在设计特制的极微观显微设备。</P>
一组在定制电子显微镜,另一组在改造扫描隧道显微镜。</P>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要比光学显微镜高的多,它是利用电子束作为照明源,通过电磁透镜聚焦成像来观察样品。</P>
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是,利用量子力学中的隧穿效应,来探测样品表面的微观结构。可以想象成是一把刷子,拂过样品表面,通过测量探针隧穿电流的强度,推测样品表面的微观形态。</P>
相对来说这两波人的进展可就差得多了。</P>
这两种技术的探测尺度,都能达到0.1纳米,已经是原子尺度的分辨率了。</P>
但据陈浩的描述,需要观察的目标,可都是原子核级别的。这两种探测方案的精度,仍然远远不够。</P>
要知道原子核的直径,只占原子直径的0.001%……</P>
这两台特制的显微设备,成品不难找,但重新设计改造成适合观察铁碑的程度,也有着极高的难度,而且很可能看到的内容,仍然是一幅镜面墙壁。</P>
对此,陈浩、许晴等人都不看好,但仍然值得一试。</P>
不过天才般的许晴,还有一个备用方案。</P>
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利用粒子对撞机观测。</P>
许晴提议在居民的春之环外圈,修建一座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巧对撞机也是环形构造。</P>
利用环形对撞机加速产生高能粒子,然后撞击铁碑表面,当这些高能粒子撞击铁碑表面的原子核后,会分解成次级粒子。</P>
然后通过分析反弹回来,次级粒子的性质和运动轨迹,就能反推铁碑表面的原子核凸凹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