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效率高了(1 / 2)

几人火急火燎的又赶到小白新买的老院子。

推开斑驳的如意门,九十年代装的铁皮信箱还歪斜在影壁前。原本雕着岁寒三友的砖雕月洞门被凿成方口,糊着泛黄的《工人日报》,门楣上\"克己复礼\"的朱漆标语已褪成暗褐色。抄手游廊的卍字纹栏杆早被锯去生火,青砖地缝里嵌着蜂窝煤的残渣,几丛野草从当年大灶台的位置钻出来。东耳房檐下的砖雕墀头,牡丹缠枝纹被凿得面目全非,正脊上的望兽早被砸了当四旧,空留半截铁筋在秋风里锈成了赤红色。

透出一阵阵废墟般的味道。

负责人急匆匆的赶到门口迎他们,看到门口的景象,一拍脑袋,暗叫不好,这门口都还没有收拾。

\"老周,东厢房那扇万字纹隔扇门对得上榫头不?\"瓦匠老陈蹲在抄手游廊的青石阶上,手里攥着半块发黑的砖雕。砖面隐约能辨出仙鹤衔芝的纹样,鹤喙处还沾着七十年代糊墙的石灰膏。

木匠老周从刨花堆里抬起头,榆木清香混着生漆的苦涩在秋阳里蒸腾。他摘下老花镜擦了擦:\"严丝合缝!到底是高清姑娘寻来的金丝榆,你摸摸这木纹——\"他举起刚修好的冰裂纹窗棂,木料断面泛着蜜蜡般的光泽,\"起码是存放了三十年以上的老料,比新伐的硬实不老少。\"

这些他们可听说都是从老国外收来的,这一棵棵这么粗壮的木材,简直是他们这些老手艺人最垂涎的,这要是做成梁搁在门上,祖宗都得爬出来夸他。

林证接过施工图,图纸边角还沾着熬桐油时溅的油渍。他指点着东南角的月亮门,\"练功房的地暖管线要从这里走,得在方砖底下埋二十公分。\"手指移到西跨院,\"录音室的隔音层要用糯米灰浆掺蛎壳粉,记得留出通风暗槽。\"

正说着,电工小赵扛着线管从垂花门钻进来,后边跟着哼哧哼哧搬青砖的学徒工,还有跟着一起帮忙的从部队里调来帮忙的施工队员。

年轻人望着门楼上新补的\"平升三级\"砖雕直咂舌,\"陈师傅,您说这牡丹花芯里的露珠儿,真是拿錾子一粒粒凿出来的?\"

\"不然呢,你当是3d打印呢?\"老陈掸了掸工作服上的灰,从帆布包里掏出个油纸包。

展开是套錾刻工具,最小的凿头比绣花针粗不了多少。

\"看见门墩上那对貔貅没?五八年大炼钢铁那会儿让人拿铁锹砸了脑袋,我们照着故宫馆藏的拓片重雕的。\"他手指抚过貔貅卷云纹的鬃毛,\"老辈人说,明清时候讲究'雕三不雕五',这瑞兽爪尖的纹路...\"

突然一阵清脆的铃铛声打断话头。

小白举着手机,跑在前头,左左右右看了又看,眼睛都忙不过来,兴奋的跟着领头的负责人跨过门槛,参观自己即将入住的新二手房。

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跟高兴联系上的,真是一点不客气。

肖永逸摇摇头跟在他身后边走边看,这还是外人眼里社恐的小白。

简直比他还贴心他岳父母一家。

众人眼前豁然开朗,原本被隔成鸽子笼的庭院重现开阔,金柱大门的雀替上新描了金漆,戗檐板上\"渔樵耕读\"的彩画正在褪去尘封的晦暗,新换的顶梁柱正匐着两个工人在雕琢。

\"西耳房拆出个地窖!\"瓦工班长老李从月洞门跑来,头上还戴着无影灯晃过他沾着青苔的手套。

\"里头卧着一整套道光年间的垂莲柱,当地基有点可惜了,就是保存得不太好,现在的人不懂,但是挖出来会影响房子的稳固,我们就先用支架撑起来,这柱子太好看了,我们再找找,要是再挖两根就能在庭里搭个亭子喝茶了!\"

老李一副发现新大陆的兴奋感,“这东西老有面了。”

他身后两个小伙子正小心翼翼抬出根两米长的木柱,柱头层层叠叠的莲花瓣在阳光下泛起油黑的光,长期埋在地里,色差还是很明显,这得好好打磨一下,重新刷油。

“这老房子看着乱七八糟,往简单里拆拆拆,简直太爽了,扔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