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李善长,你是多怕死啊!(2 / 2)

可能是看出张天赐的疑惑,朱元璋继续说道:“李善长昨天,给咱上了个秘折。咱能看出,是你小子给他出的主意。”</P>

说着,张天赐将身旁摆的另一本折子,交到张天赐手上。</P>

张天赐打开一看,只暗道一声好家伙。</P>

李善长为了保命,这是真下血本了!</P>

折子上写,李善长本人深知土地兼并之害,愿意从他开始,主动将家中五千亩良田、三千亩下田,尽数以三折的价格售卖给朝廷,再由朝廷分给天下无地之人。</P>

而韩国公世袭之禄,也希望朱元璋改成随代减半,直至百石,够五人养家糊口足矣。</P>

通过这封折子能看出,相比于家族兴旺,李善长更在乎自己的命。</P>

或者说李善长聪明的意识到,如果李家继续把握这么大的资产,那么李家很可能连三代都传不下去。</P>

与其传不下三代,还不如这一代开始就好好享受。</P>

年俸四千石,再加上自己的儿子做的生意,那一大家子享福是没问题的。</P>

张天赐有些难办,历史上的李善长因为胡惟庸案子的牵连而死,但是他的家人是什么情况,张天赐已经记不太清,只记得他儿子的下场也不怎么样。</P>

自己曾经在湖水边对李善长的开导显然是起了作用,但是,这作用是好方向还是坏方向,那张天赐就不知道了。</P>

“陛下,若是韩国公真是年老体衰,不足以胜任朝廷繁忙的工作,微臣建议也是时候让韩国公退休了。”</P>

“至于诚意伯……微臣拿不定主意。”</P>

刘伯温的家产不少,但是也不多,属于苍蝇腿级别的,朱元璋要是这点都盯着,那确实没什么格局。</P>

一个一心保命,一个希望急流勇退。</P>

朱元璋思索片刻后睁开眼睛:“你说的也是,无心为朝廷卖命,那强留也没什么意义。”</P>

“既然如此,就都留在应天养老吧。”</P>

都留在应天,看来朱元璋还是不放心二人。</P>

不过看老朱现在的样子,只要马皇后不死,二人应该能保住性命。</P>

解决完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去留问题,朱元璋这才消停,不时问问最近哪个皇子的表现好,哪个皇子学得好,以及那些儒徒之中可有可造之材。</P>

对于朱元璋的提问,张天赐的回答则是统一的:“都挺好。”</P>

你问哪个皇子有什么缺点,张天赐能不疼不痒的说几个无伤大雅的小事。</P>

但是你要是问我觉得哪个皇子最好,那他张天赐可只能说觉得都很不错。</P>

聊的差不多,张天赐记下朱元璋的要求,打算回去把自动步枪的原理搞一搞,然后交给陶成道,和他新收的两个徒弟研究。</P>

至于为何不直接拿出AK的图纸?</P>

那要是什么都让张天赐做了,大明还怎么发展?学生怎么成手?</P>

自己顶多给个灵感,在研究陷入困难的时候给点提示,如果不能学以致用,那科学一道和儒家又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