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再入龙华寺(1 / 2)

黄昏之际,太阳西下,漫天的晚霞将半边天映出血色。</P>

血色映照在披白衣的送行队伍上,一众队伍披着晚霞的光辉走到了龙华寺外。</P>

龙华寺巍峨耸立,沉重的木门缓缓敞开。</P>

十几位和尚走出大门,以单掌礼恭迎众人。</P>

在十几位和尚身后,缓缓走出一位身披袈裟手握禅杖的禅师,他以一副慈祥又有威严的神态出现在众人面前。</P>

北逸前世见过这位禅师——午石禅师,前世他曾告诫自己将莲花放归莲池,那时他固执己见……</P>

再次来到这佛光圣地,已是六百年后,经历了生死离别,经历了无尽孤寂,如今再来,心中不免生出悲戚之情。</P>

午石亲自将送行的队伍迎接入了寺庙。</P>

北逸前世来过,知晓龙华寺有多大,整个大殿的神像摆了十几座,从求财的、求平安的、送子的,到武神像等,只是最右侧的那尊神像面前并无香火。</P>

北逸前世来的匆忙,只在龙华寺待了不久便离去了,未能好好参观寺庙的布局和摆设。</P>

他站在这尊神像面前,西下的夕阳透过一束光辉洒了进来,不偏不倚地照射在这尊佛像上,反射的佛光打在北逸胸前。</P>

他觉得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却不知为何会有这种感觉。</P>

他一直想不明白自己与冥神有什么渊源,为何在冥界时他愿相助自己,还将神器赠予了自己呢?</P>

就在他沉思之际,那边的送行队伍已经默默退了几米。</P>

十几位和尚陈列佛像前,手握木鱼慢慢敲打。</P>

很快面前浮现出满墙的经文,那些经文形成阵法,沿着西下的光辉顺着佛像慢慢偏向半空。</P>

半炷香的时间过后,送行的法事结束。</P>

午石禅师缓缓朝着师徒几人而去。</P>

“老衲见这位施主颇有眼缘,可否与老衲进一步交谈?”</P>

北逸对上午石的目光,一时恍惚,他只觉前世与今生在夕阳的余晖下不停交错,前世在寺庙里的景象依旧历历在目。</P>

习青鄙夷地轻声道:“有什么是我们不能听的?”</P>

寒梓瑜严肃道:“习青,如此庄严之地,怎可无礼。”</P>

习青怯怯道:“是弟子不对。”</P>

午石听了反而回眸慈祥一笑:“无妨,龙华寺正是缺乏年轻人的活力。”</P>

午石回眸看向一位敲打木鱼的年轻方丈:“云天,带这位公子逛一下本寺。”</P>

云天低头示意习青随他而来。</P>

待习青跟着云天离开后,午石看向身着白衣的寒梓瑜:“这位仙君,可否在此等候老衲片刻。”</P>

寒梓瑜:“禅师不必多礼,在下会在此等候。”</P>

北逸跟着午石来到后院。</P>

后院一片空旷,却有一处莲池,几位和尚还在打扫落叶,有的正在练功。</P>

见到午石走来,所有和尚纷纷作礼。</P>

北逸看着那处莲池发呆。</P>

午石回了他们单掌礼随后和北逸继续往里走去。</P>

经过莲池,走过幽静的小道,来到一处竹林。</P>

“公子近来心绪不宁,可是遇到了烦心事?”</P>

北逸:“禅师可有何解?”</P>

午石:“陪老衲下盘棋吧。”</P>

“好。”</P>

二人坐在竹林中,下着一盘棋。</P>

微风吹过,竹林窸窣作响。</P>

北逸拧了拧眉,不知下一步棋该如何走,无论怎么下子,似乎都是死局。</P>

午石:“置之死地而后生,公子将棋子放在此处便可解此局。”</P>

北逸将棋子放在午石所指之处,瞬间豁然开朗。置之死地而后生,此举虽弃了大半的棋子,可还是迎来了转机。</P>

北逸又下了一子,一子制胜。</P>

午石笑道:“好棋。”</P>

“禅师谦让了,若非您指出明路,方才我早就输了。”北逸笑道。</P>

微风吹动午石的袈裟。</P>

午石:“前尘尽断,今生续缘。”</P>

北逸立马睁大了双眼,他怎么知?</P>

“佛曰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朝拥有。”</P>

五百次回眸?北逸的心痛了一下,前世没有五百次的回眸,只有彼此折磨。</P>

“曾有一人,为了今生与挚爱的相遇,在佛前跪了五百年。”</P>

午后收好棋子:“缘分二字奇妙得很。”</P>

北逸垂眸看着棋盘。</P>

“一世流转,三生浮沉,百年孤寂,千年等候。”</P>

午石拿出一个锦囊:“老衲有一物想送给公子。”</P>

北逸看着那锦囊疑惑道:“这是?”</P>

“锦囊是要你在穷途末路之际才能打开,在此之前切勿打开,否则会坏了其中因果,因果报应不是你我可承受的。”</P>

北逸接过锦囊:“谢禅师相赠。”</P>

“一切缘由,待那时你自会知晓。”</P>

北逸怀揣着满心的疑惑却终究不知还从何处问起,又能问些什么。</P>

北逸拿着锦囊穿过幽幽竹林,来到后院,眼前的莲池里只长着一株莲花,那花如今含苞欲放,白色的花骨朵硬挺挺得长在花枝上。</P>

北逸弯腰盯着莲花看了许久,正当他伸手要触摸之际,莲花却随风摆动躲开了他的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