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朱标:日后这些兵权,由儿臣来掌管!(2 / 2)

看着朱元璋气呼呼的样子,朱标生怕他气出个好歹来。</P>

连忙改口道:</P>

“好好好,即便是我想多了。”</P>

“但是父皇,固国不以山溪之险。”</P>

“您是造过反的,一国之根基,在百姓,在民心。”</P>

“而不在这些宗室身上!”</P>

经过朱标这么一折腾。</P>

朱元璋好似被抽干了力气一般半倚在椅子上。</P>

“咱知道,你是觉得,用手下的武将戍边,远比用不曾见过的亲戚要好。”</P>

“武将不听话,随时都能把他换掉,但是在封地经营日久的藩王。”</P>

“若是贸然轻动,便会被天下人诟病!”</P>

朱标点头道:</P>

“正是此理!但不止于此!”</P>

“还有?”</P>

咱这给大明留下的救命线,简直都快被你贬的一文不值了。</P>

要不是面前的人是朱标,是他最疼爱的儿子。</P>

换作其他人。</P>

朱元璋早就砍人了!</P>

朱标指着正在院中玩耍的朱雄英道:</P>

“父皇看看你的孙儿。”</P>

“将来,他是儿臣的太子!”</P>

“那些藩王,都是他的叔叔!”</P>

“皇帝年幼,而诸藩力壮。”</P>

“父皇觉得,雄英能压制地住他那些叔叔吗?”</P>

朱元璋张了张嘴。</P>

好似要说些什么。</P>

但却什么也说不出来!</P>

朱标没有理会朱元璋,依旧自顾自说道:</P>

“当年汉朝的七国之乱,不正是因为汉武帝年幼,而诸藩力壮。”</P>

“那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便由此而来!”</P>

“刘家的人如此,难道我们朱家人便不会了?”</P>

朱元璋感觉心中猛地一疼。</P>

他想要开口反驳。</P>

却发现不知该说些什么。</P>

这种事关江山社稷的大事。</P>

哪怕是只有一丝可能。</P>

朱元璋都不允许出现!</P>

而朱标的假设!</P>

其实朱元璋也心知肚明。</P>

绝对会发生!</P>

只是他实在是不放心将兵权交到别人手中!</P>

自家人都有可能威胁到皇帝。</P>

那外人...</P>

朱元璋好似认命一般瘫坐在椅子上。</P>

良久之后。</P>

当朱元璋再次睁眼时。</P>

眼眶早已通红。</P>

一双眼球中,也早已布满血丝。</P>

好似认命了一般的朱元璋。</P>

低沉着嗓音问道:“那空出的兵权,你打算如何处置?”</P>

朱标没有说话。</P>

而是直接从袖中掏出一个又一个兵符摆在朱元璋面前!</P>

朱元璋再次瞪大眼睛!</P>

“这,这是沿边诸卫的兵符?”</P>

朱标点头道:“正是!”</P>

“自宋朝以来,朝廷兵部便形同虚设。”</P>

“后来父皇设五军都督府掌军令。”</P>

“儿臣意,军事依旧由五军都督府执掌。”</P>

“但调兵用兵,皆需由兵部发令。”</P>

“谁若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不尊军令,以抗旨论处!”</P>

“各地军报,需誊抄两份,一份送到兵部,一份送至御前!”</P>

朱元璋猛然看向自己这个儿子。</P>

他没想到。</P>

朱标竟然动作这么快。</P>

不但下了圣旨削藩。</P>

甚至连兵符都收了过来。</P>

朱元璋猛然一拍大腿!</P>

“既然你主意已定,那咱也就放心了!”</P>

“就依你说的办!”</P>

只要能让朱标坐稳皇位。</P>

朱元璋是什么都愿意做。</P>

别说削藩。</P>

若是朱标皇位坐的依旧不踏实。</P>

将那些个儿子都废为庶人。</P>

朱元璋也不会皱一下眉头!</P>

朱元璋起身去抓朱标放在桌子上的兵符。</P>

却被朱标伸手按住。</P>

“父皇,这些兵符,先留在儿臣这里!”</P>

“日后这兵权,由儿臣来掌管,太子府,便是兵部的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