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老朱:原来这小子还有这层用意(1 / 2)

奉天殿中。</P>

朱元璋将李善长召了进来。</P>

谈及此事,君臣两人看似是闲聊。</P>

但是朱元璋言语之间却满是骄傲!</P>

就像是孩子有了出息,在和旁人炫耀一般。</P>

看着朱元璋无论如何都压不下去的上扬嘴角。</P>

李善长也跟着笑道:</P>

“太子殿下深谋远虑,眼光长远,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P>

“将来,必然又是一代圣君!”</P>

朱元璋假装谦虚的摆摆手道:</P>

“善长过誉了,为大明江山而谋,本就是这小子的分内事!”</P>

“如今宗室俸禄一解决,等于了了咱一块心病啊!”</P>

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多年,对他的性格可谓是了如指掌。</P>

他越是如此,就越是证明他对朱标感到由衷的骄傲!</P>

而李善长也不得不钦佩起朱标的手段来。</P>

“太子殿下此举,不但能够解决朝廷供养宗室的问题。”</P>

“同时,还将给宗室分配不均的矛盾,直接转移到了那些亲王的身上。”</P>

“从此以后,宗室的俸禄跟朝廷就再无任何关系了!”</P>

闻言,朱元璋脸上的笑容一凝。</P>

这一点,他倒是没想到。</P>

而他略一思索,也没明白李善长所指。</P>

“你这是啥意思,快给咱说说!”</P>

听见朱元璋催促,李善长不敢怠慢,一拱手答道:</P>

“上位,您仔细想想,朝廷对于宗室俸禄,完全可以是公事公办的态度。”</P>

“天下两成的赋税都给了你们,这已经不少了!”</P>

“宗室那边自然挑不出理来。”</P>

朱元璋点头道:“这个咱知道。”</P>

“咱不明白的是,你为啥说矛盾转嫁到了亲王身上?”</P>

略一思索,李善长小心想了想措辞。</P>

“朝廷给的俸禄,是直接给到每脉宗室,而不是具体到每个人。”</P>

“这么大一笔钱,怎么分配,就又是一个学问了。”</P>

闻言,朱元璋恍然大悟,他猛然一拍脑门。</P>

“对啊,咱咋就没想到?”</P>

不当家,永远不知道一碗水端不平的道理。</P>

如今当了皇帝,管的事多了。</P>

朱元璋越来越明白一碗水如何端平的重要性,也知道这事基本上是做不到的。</P>

朝廷直接向某个藩国给出一大笔钱。</P>

这时候,分钱的就不是朝廷了。</P>

而是这一脉宗室中最顶尖的亲王!</P>

朝廷可以以公事公办的态度,按照各藩国的政绩来支配这两成财政收入。</P>

但是宗室拿什么考核子孙呢?</P>

如果平分,那出力多的人自然就有意见。</P>

所以朱标这就相当于是留了个白,任由宗室亲王自由发挥。</P>

反正这笔钱分不好,跟朝廷没有任何关系。</P>

矛盾点直接从皇帝,转移到了亲王身上。</P>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大业大的皇家更是如此。</P>

而皇帝平时要处理的政务如此之多,那有时间去管你这些家长里短?</P>

这样就算是日后宗室有意见,也不会烦到皇帝头上。</P>

原来标儿的这个法子还有这一层意思。</P>

倒是咱想的简单了。</P>

朱元璋嘿嘿笑道:“这臭小子原来还有这么一层意思。”</P>

“连他老子都藏着掖着,不像话!”</P>

虽然是责备的语气。</P>

但是落在李善长耳中。</P>

则又是朱元璋对儿子的夸奖和自豪。</P>

……</P>

太子府中。</P>

朱标又一次获得系统奖励的三年寿命。</P>

他感受着四肢百骸传来的舒适感,忍不住握紧了拳头。</P>

算下来,三道圣旨,已经给自己增加了三年寿命。</P>

不止于此,还将朱标的体质改善的远超常人。</P>

此刻的朱标只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P>

头脑更是无比的清明。</P>

“这万岁系统简直太好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