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元璋要开口训斥朱标时,一位身穿白衣的士子拿着一封奏折走来。</P>
“殿下,这一道浙东总督加急送来的折子,说是沿海闹了倭寇,向朝廷请示。”</P>
朱标接过那人递过来的折子,开始看了起来。</P>
朱元璋等人也不由得凑过头去看。</P>
倭寇并不多,只是二十多人。</P>
以浙东沿海的兵力,完全可以轻松解决。</P>
只是这伙倭寇侵袭完沿海地区就躲到了海上。</P>
并且时不时再来一次,烦人的很!</P>
而且没有朝廷的旨意,浙东总督也不敢轻易调兵。</P>
想了想,朱标说道:</P>
“回复浙东总督,让他调动沿海卫所的水军,限他五日内务必将这伙倭寇全歼!”</P>
那名士子立马恭敬道:“领命!”</P>
说罢,他接过朱标递回来的折子,便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处理。</P>
朱元璋算是有些看明白了。</P>
这些士子,虽然是来帮朱标处理政务的,但是好像手中没有很大的权柄。</P>
类似遇到调兵拨款这种事,还是需要请示朱标的。</P>
对此,朱元璋的脸色缓和了几分,但是依旧不是很好看。</P>
不管怎么说,将手中的权利下放到臣子手中,在朱元璋看来,这是皇家大忌!</P>
朱标看出了朱元璋心中的担忧。</P>
带着他们几人走出书房。</P>
“父皇,如此一来,您还担心大权旁落吗?”</P>
还不等朱元璋开口,朱棣有些愤愤不平道:</P>
“大哥,父皇是让你处理政务,可是你这……”</P>
朱标摆了摆手道:</P>
“处理政务,只要处理好了不就行?管谁处理的做什么?”</P>
“每日这么多奏折,这还是中书省筛选过得结果,若是没筛选过,父皇就算是通宵达旦不睡,恐怕也处理不过来。”</P>
朱元璋冷哼道:“中书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这是自古以来的铁律!”</P>
“自古便是天子当朝,宰相治国,皇权若是没有相权辅佐处理政务,这天下的政务,怎么可能处理的过来?”</P>
朱标点头道:“你看,父皇您也知道这个道理,皇权是需要辅佐的。”</P>
“但是儿臣却不敢苟同您方才说的话。”</P>
朱元璋咬着牙道:“那你怎么看?”</P>
朱标淡然道:“在儿臣看来,不管是相权,还是中书省,归根结底,他们都是朱家的臣子。”</P>
“作用是辅佐皇权,而不是制约皇权。”</P>
“可是这些文官肚子里的花花肠子太多,太难驾驭,所以皇帝要做的,不是如何将权柄握在手中,而是如何合理的放权!”</P>
朱元璋不以为意道:“跟咱比帝王之术?”</P>
“你小子还差得远了!”</P>
“你说的不就是制衡吗?以为咱不懂?”</P>
朱标说道:“父皇的帝王心术固然厉害,确实做到了大权独握。”</P>
“可是父皇这个皇帝只懂得集权,不懂得放权,因此,这个皇帝当得很累。”</P>
朱元璋黑着脸看向朱标,但是这话确实如此,他也无法反驳。</P>
他这个皇帝可以说是古往今来,除了秦始皇之外,最累的一个。</P>
朱棣为自己老爹说话道:“可是当皇帝,哪有不累的啊?”</P>
“大哥不能为了偷懒,就把处理政务的事交给臣子啊。”</P>
“万一他们把持朝政,这皇帝不就成了摆设……”</P>
朱棣越说越起劲,但是当他察觉到朱标的目光时,忍不住缩了缩脖子,躲到朱元璋身后朝朱标吐了吐舌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