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下的大部分人饿不死?”</P>
“仅此而已?”</P>
朱棣喃喃念叨着这句话,心中五味杂陈。</P>
朱樉和朱棡与他是同样的心情。</P>
有朱标在,他们自然不可能升起自己当皇帝的心思,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以缔造盛世为己任的决心。</P>
这是他们作为朱家人,作为皇子亲王的责任!</P>
“这些年来,大明的征伐还是太重了。”</P>
“繁重的徭役,高昂的税收,这就是让百姓流离失所的祸端!”</P>
朱棡咬着牙说出这样一句话。</P>
朱樉对此也表示赞同。</P>
“看来我们得找个时间好好劝劝父皇了,父皇太过重武轻文,让天下得不到修养……”</P>
听着他们的话,朱标忍不住打断道:</P>
“大明的征伐确实过重,但是你们不会真的以为,父皇不知道大明所能承担的极限在哪里吧?”</P>
“父皇起于微末,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地知道天下收成几何,百姓又能拿出多少赋税来支撑朝廷与战争的运转。”</P>
“可是大哥,这车外……”、</P>
朱标淡然道:“你们以为,大明打几场仗,就能把天下的口粮打光?”</P>
“你们以为,大明彻底扫平漠北,便能高枕无忧永享太平?”</P>
“你们以为,大明真正的蛀虫,是那漠北的北元余孽?”</P>
听着朱标一连串的问话,朱棣等人一怔。</P>
“难道不是吗?”</P>
朱标神情严肃地摇了摇头。</P>
“自然不是!”</P>
“当初,我也以为,大明真正扫灭了外敌,平定了边疆,便能永享太平。”</P>
“但是细细想来,哪有真正能灭的完的外敌?”</P>
“当年,父皇最大的敌人是陈友谅,鄱阳湖一战,陈友谅被平。”</P>
“父皇最大的敌人,便变成了,东边的张士诚。”</P>
“而后,父皇平定了各路义军,长江以南重归一统,北边的元庭,又成了大明的心头大患!”</P>
“魏国公与开平王北伐光复河山,元人退往漠北,大明的心腹大患,又成了漠北草原。”</P>
“但是孤看得出来,我大明的心头大患,不在外面,而在朝廷之中,就在那奉天殿中!”</P>
“就在父皇的姻亲手足和王公大臣之间!”</P>
“那奉天殿上烂一点儿,大明的江山便要烂上一片!”</P>
“等到那奉天殿里全都烂透了,我大明的百姓便要揭竿而起!”</P>
听着朱标的话,朱樉等人全都目瞪口呆!</P>
朱标看向朱棣道:“我大明这才开国几年?空印一案,天下官员千千万,父皇便不得不处死连坐三万多人!”</P>
“但是你们以为这就完了吗?”</P>
“那些没有被牵扯进去的王公大臣,他们冠冕堂皇的站在干岸上,但是他们真的就这么干净吗!?”</P>
“难道他们之中,就没有比那些贪官更该杀之人吗?”</P>
“他们,就这么干净吗?!”</P>
听着朱标的声音不大,就这么悠然回荡在马车之中。</P>
但是这番话,就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朱棣等人的心头。</P>
尤其是亲自参与了空印案的朱棣。</P>
没有人能比他更清楚,在那些贪官污吏究竟是有何等的心思,为了他们心中的贪念,做出何等龌龊疯狂的举动。</P>
“三万人不够,那就杀三十万!”</P>
朱樉眼中的怒火毫不掩饰,那双本就有些暴戾的眼眸越发狠厉。</P>
朱标拍了拍朱樉的肩膀,安抚下三位弟弟的激动的心情,缓缓地说道:</P>
“一个杀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P>
“大明,也没有三十万的贪官给你杀。”</P>
马车缓缓行驶,很快就到了城隍庙前。</P>
而聚集在此的难民,也明显比来的路上更多了。</P>
在距离城隍庙尚有一段距离的时候,朱标就让马车听了下来。</P>
他们兄弟几人带着护卫步行过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