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老头子别皮(2 / 2)

这下朱元璋怒了。</P>

“咱说你们这群庸臣!有意见那说啊,瑟缩的不发表看法,就爱当墙头草,风往哪吹往哪儿倒?”</P>

“咱警告你们,这是最后一次!”</P>

这下,大臣们被吓到了。</P>

总算有两个站了出来。</P>

畏畏缩缩,生怕被惩罚的哆哆嗦嗦的说完了自己的意见。</P>

朱元璋听了以后,目光落在朱标的身上。</P>

朱标就当没看到。</P>

摇头晃脑,也不和朱元璋对视。</P>

哟,这时候还敢忽略他?</P>

行!</P>

朱元璋:“标儿,你的意见如何?”</P>

被点名的朱标嘿嘿的笑了笑,什么都没说。</P>

他就是不说,你个糟老头子能把我怎样?</P>

虽说我确实是大明的二把手,偶尔过分一点,大臣们也是能体谅的。</P>

但,我为什么一定要跳呢?</P>

不跳不跳,就不跳!</P>

朱标得意的样子,可把朱元璋给气到了。</P>

商讨的事,还没有定论,他不能贸然的停下。</P>

朱元璋在听了双方的意见后,做了个折中的决定。</P>

“朝臣与平民,都选一个出来吧。”</P>

四川也是他的国土,国土之上有官员管理着各种内务,那是很正常的。</P>

大臣们又是一阵互相看,没有说话。</P>

“那下一个问题。”</P>

这时候,朱标站了出来:“无需下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没有解决。”</P>

朱标环视一圈,提出几个关键的问题。</P>

“第一,湖广填川需要大部分为湖广的居民,我想请问大家,你们之中有谁是湖广的?可能起带头作用?”</P>

“这第二,过去后是需要农作,经商的,你们会吗?”</P>

“这第三,路途艰险且遥远,你们当真有勇气走到最后?”</P>

这三个问题,代表了三方面。</P>

朝中湖广一带的官员还是有的,可是,威信度呢?</P>

恐怕湖广当地的官员根本就不认可。</P>

自然的,能带头的,绝非湖广人士。</P>

这第二呢,就很容易理解了。</P>

如今这大明,等级划分严格,官员绝对不会下地务农的。</P>

过去以后,也就只能动一动嘴皮子,事儿对绝对干不好的。</P>

再者,没有经历过农民的苦,又怎能体会到农民的心酸,自然的,也就提不出有效的办法来。</P>

这最后一点,也就是最现实的一点。</P>

太苦了。</P>

朝中官员基本上是吃不了这个苦的。</P>

果不其然,他提出了这几点后,大臣们都闭嘴了。</P>

朱元璋:“你这个臭小子,之前不是不愿意开口吗?怎么这会儿话这么多了?”</P>

“今日,你的意见,咱不听!”</P>

朱标回过头,略带埋怨的瞪了眼朱元璋:“老头子,别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