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东宫热闹起来了(2 / 2)

他这段时间应该更头疼吧。</P>

刘伯温:“其实,俸禄不够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这种事呢,私下抱怨的官员非常多。像一些前身是商贾,自然还好说一些,可开放科举考试以后,入仕为官的平民就更多了。那些家庭几乎都是一个人的俸禄需要养活一大家子。”</P>

“这人啊,脾气本性又是有所差别的。有一些就好面子,把银子拿来打肿脸充胖子了,平日生活就凄苦不少。”</P>

所以,俸禄不够,就只能想办法从别的地方捞银子。</P>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贪官增多。</P>

“户部经过几次大换血,如今成了清正廉洁的夏原吉的天下。这夏原吉借着你的手,把户部好一通整理,把大家私吞的银子几乎都掏出来了。”</P>

自然,也就更穷了。</P>

“哦,近日来,四皇子代替您和皇上,执掌朝政,鸡毛蒜皮的小事除外,就是叫没银子了。”</P>

朱标明白了。</P>

只是,他有些许疑惑。</P>

“应该,够用的吧。”</P>

刘伯温看了眼朱标,难得的对他翻了个白眼:“殿下当真是误会了。您平日里节省,还有私宅田地,当然是不愁银子。可是,官员们是不准经商的。如今还有个锦衣卫在四处溜达呢。虽说现在没有之前严格,不会死死地盯着大家了,可大家还是被抓到了,告到皇上那里。”</P>

官员想要捞点油水,当真不容易。</P>

朱标皱眉。</P>

若是其余的,他定会毫不犹豫的下令,改变这情形。</P>

可官员们……</P>

刘伯温叹息一声,跪了下来:“还请皇上看在老臣对您推心置腹的份儿上,此事多多的考虑。”</P>

“此事要如何考虑啊。”朱标苦笑着看刘伯温。</P>

“户部的银子,那是一点都不敢动的。中都行宫,各个地方的防御设施,还有加量生产的小钢珠,都需要大笔大笔的银子。可朝廷的银子从什么地方来呢?”</P>

农民的税,和商人的税,几乎都减免了。</P>

能收上来的税,只是够平日的开销。</P>

刘伯温沉默了。</P>

他知道,殿下若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定不是这般愁容。</P>

“也罢。”朱标拍了下大腿,“问题根源已经发现了,那便有办法可解决了。”</P>

“明日早朝后,你让三品以上的大臣都到太子府。”</P>

“是。”</P>

原以为,事情会如朱标计划这般。</P>

却哪里想到,早朝的时辰还未过去。</P>

东宫就热闹了起来。</P>

朱棣带着绝大部分的官员大张旗鼓的出现在太子府门口。</P>

侍卫见领头的是朱棣,也不敢阻拦。</P>

只得开门,恭恭敬敬的把人给迎进来。</P>

“参见大皇兄。”</P>

“微臣参见太子殿下。”</P>

瞬间涌入书房的百官纷纷下跪给朱标行礼。</P>

朱标心想,这下完蛋了。</P>

表面他云淡风轻的抬手让大家起身。</P>

一手放在桌子上,他微微倾身,抬头看着为首的朱棣。</P>

“四皇弟啊,你这大清早的,带着满朝文武来孤这太子府,所谓何意啊。”</P>

朱棣:“是他们觉得,俸禄太低了,根本不够生活,苦苦支撑到现在,实在是难以为继,父皇不在,只得来找你,还请你大发慈悲,帮帮他们。”</P>

朱标:“俸禄还不够花?”</P>

宋濂:“是啊,一大家子都要靠着俸禄生活,若是没有点贴补,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