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间屋子,很显然是不够用的。</P>
侍卫们又多搭建了十间屋子。</P>
大夫们早早起来后,开工了。</P>
几乎每一个百姓都需要把脉,看他们是否真的好转了。</P>
若是好转得不多,或者是病情变化,那就需要吃别的药。</P>
几个大夫看了一圈过来,需要改变药方的并不多。</P>
而且,大家的精神十分不错。</P>
其中还有两个是昨日起不来的,今天也能多走两步了。</P>
这等情形,并非是他们的医术有多高明,而是太子殿下的药方改变。</P>
只是他们无法理解,太子殿下先前从未得过瘟疫,也从未真正的处理过瘟疫,对药理本不应该那么了解,怎么现在却……</P>
这实在是不可思议啊。</P>
大夫们趁着有空,前来跟朱标讨教。</P>
“殿下,您昨日给的药方,实在是太有用了。”</P>
“是啊。”刘大夫附和道,“为何您会想到调整药方呢?而且,还这么管用?”</P>
“呵呵。”朱标谦逊的微笑,“不过是机缘巧合罢了,只要对百姓有用,他们的病能快点好起来,早日投入生产生活,孤纵然是再付出一些,那也是心甘情愿的。”</P>
“难道……”大夫们你看我,我看你的。</P>
朱标的话,对他们来说一点作用都没有啊。</P>
那岂不是想从殿下身上学到东西,是不可能的?</P>
朱标看他们这般,又说了一句:“加重药量你们不要随便用, 平日里用的是什么药方,那就用什么。像瘟疫,还有一些严重的风寒,才加大药量以及改变药方。”</P>
“是药三分毒的道理,你们都明白的。”</P>
几人都点头。</P>
确实明白,也确实清楚,一旦做不好,后患无穷啊。</P>
“继续吧。”</P>
朱标挥挥手,淡笑着走开了。</P>
虽说他的办法是有用的,可大家的病好了,不代表瘟疫就彻底结束了。</P>
朱标出去,和朱元璋聊了几句。</P>
朱元璋在一日内看到了这么大的变化,唏嘘不已。</P>
也深刻的明白了,为什么朱标要亲自过来。</P>
因为就只有过来了,了解到了具体情况,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应对。</P>
那些官员,真正为民办事的没有几个。</P>
可全国都是这等情形,他纵然无奈,愤怒,想尽办法的去处理,也终究不能全部处理完。</P>
当然了,现在也不必操心那么多。</P>
一切麻烦的,都交给臭小子处理。</P>
这家伙,有的是办法。</P>
至于他,回去以后还是安心快乐的做自己不管事的皇帝。</P>
“父亲,这边你来盯着,若有事,飞鸽传书给我。”</P>
朱标吩咐了一句,打算去外面看一趟。</P>
他们两个现在是没有问题,可不代表以后也没有问题。</P>
同样的,外面那些人,还是有感染的风险,得注意点。</P>
瘟疫最怕的就是传染。</P>
而这,是最糟心的。</P>
被传染一个两个,真不见的能查出来。</P>
朱元璋皱起眉头看着朱标那模样,赶紧站了起来:“这边的事情都还没有处理好,你怎么就要离开了?”</P>
这时候走掉,恐怕不妥吧。</P>
朱标苦笑着摊开手:“若是可以,谁又愿意在这个时候离开呢?只是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办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