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朱元璋疑惑的眼神,朱标正要开口,朱元璋又说:“想来你之前研究水稻,可那么长的时日,也不见进展,是不是就……”</P>
说到这个,朱标的脸色就不太好了。</P>
他没好气的看过去:“是,儿臣不行。可好歹儿臣吩咐了下去,一直在研究。不像您,只知道张嘴吩咐,时不时的还生气,要诛人九族。”</P>
朱元璋:……</P>
还有外人!</P>
这混小子!又想挨打了!</P>
常遇春,李文忠,刘伯温等人都低下头去了。</P>
朱元璋恶狠狠的瞪了朱标几眼后,气呼呼的看向了别的地方。</P>
算了,何必和他计较。</P>
这混小子,多年来就是这样的脾气。</P>
现如今,把正事解决了再说其他的。</P>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了刘伯温身上:“刘爱卿,你一直没有说话,可否……”</P>
被点名的刘伯温站了出来。</P>
“微臣是在想,为何这个时候鞑靼要进攻。”</P>
他说出这个话,御书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过来。</P>
刘伯温扫了一圈,不疾不徐的开口:“首先,鞑靼没有大明宽广,再者,鞑靼的国力也不如大明,明明知道攻占几座城池,定会遭到大明的强烈反击,如今的大明,国力逐步强盛,纵然是远在西方的日不落帝国也不堪匹敌,他这是为何?再者,返攻以后,面对鞑靼的烧杀抢掠,大明是不是可以一鼓作气,再攻陷几座城池,又或者,直接让鞑靼灭国?”</P>
朱元璋一听这个话,眼前一亮:“哈哈不错不错,就该有这样的想法!”</P>
那鞑靼,算什么。</P>
常遇春脸色有些许不好:“刘大人,你是文臣,不懂上阵杀敌,鞑靼幅员辽阔,大明纵然是兵力强盛,想灭鞑靼,那也绝对是不可能的。”</P>
蓝玉颔首,赞同的点点头。</P>
就只有李文忠,重重的哼了一声后,说:“有何不可。”</P>
常遇春不得了:“哎,你这是什么想法?什么叫有何不可?有本事你不用大明的一兵一卒去灭了鞑靼。”</P>
李文忠凉凉的看过来:“我确实是做不到,但是,你也是做不到的。所以,你就不要来讽刺我了,没什么意思。”</P>
“我怎么就讽刺你了?你能开口,难道我不能开口?难道我这不是提出意见?”</P>
“是,你提出了意见,可你的意见,对我们来说,根本就不重要。”</P>
……</P>
朱标无语。</P>
多大点事儿啊,两个人又吵起来了。</P>
朱元璋也觉得这两个人继续争吵得不出结论。</P>
如今,他的想法已经定了。</P>
“你们两个,都不要说了。”</P>
朱元璋的开口,这才让两个人不吵了。</P>
只是他们二人的脸色都不太好。</P>
朱元璋一人看了眼:“去两边站着,一个人开口,另外一个不许接话。”</P>
“是!”这下,二人才规矩了起来。</P>
朱元璋继续说:“灭了鞑靼,咱也觉得,不太可能。可是鞑靼是先元留下的,在边关捣乱是绝对的。咱必须得给点颜色看看!”</P>
朱标点头:“不如,就李大人和岳父大人一同前去?”</P>
这话一出,两个人的脸色瞬间不好。</P>
没好气的看了眼对方后,气呼呼的扭过头去。</P>
显然,两个人都是不愿意的。</P>
朱元璋没好气的看朱标:“你个死小子,怎么能提出这种建议呢?”</P>
这会儿两个人就吵起来了,一同行军,绝对要打起来。</P>
届时,问题可就复杂了!</P>
朱标微微一笑。</P>
他这么说,是有道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