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微臣知道您心情不大好,也不太愿意处置这朝中纷扰。可看着不是殿下想看到的场面。以殿下的性子,不论他个人如何,都希望朝廷安好,百姓安好。所以还请皇上,收敛了旁的情绪,为朝廷尽心……”</P>
“哼!”他的话还没说话,朱元璋斜来了狠狠的视线。</P>
那目光恨不得吃了刘伯温一般。</P>
刘伯温磕头。</P>
“你的意思是,这朝廷离开了标儿就得乱了?”</P>
刘伯温:“微臣不敢。微臣只是在为了百姓考虑。国泰民安乃是殿下最想看到的景象,微臣也想努力,让百姓随时随地都能喜笑颜开。”</P>
“还喜笑颜开?当朝太子因刺身亡,本该举国哀悼,你却一通长篇大论,要咱处置这朝中事务!嗯?不觉可笑?”</P>
“标儿是人,难道你们不是人?这些事,你们无能为力?”</P>
“先前觉得咱中央集权乃是问题,那标儿的一系列措施,已经下放了权利。咱何曾表示,对你们有过半点的不放心?”</P>
“如今标儿下落不明,你们却一口一口殿下离开,是在忘咱的伤口撒盐!”</P>
扑通!</P>
大臣们都跪了下来。</P>
他们可不敢啊。</P>
刘伯温保持着姿势,表情有些难看。</P>
若仔细看,就能发现,他的眼神分外坚定。</P>
“刘伯温你以下犯上,割除官职,禁足府中,给咱好好的反省!一月以后,咱要你的悔过书!”</P>
刘伯温:“是,微臣知罪。但微臣还是想说……”</P>
朱元璋倒吸一口冷气。</P>
这老头子怎就这般倔强?</P>
拳头捏的咔咔作响。</P>
声音传来的同时,还带着强烈的压迫感。</P>
大臣们战战兢兢。</P>
而刘伯温顶着这么大的压力,继续往下说:“微臣觉得……”</P>
“你闭嘴!”朱元璋面色狰狞。</P>
刘伯温磕头。</P>
但,还是继续。</P>
“还请皇上节哀,朝中之事决不能……”</P>
“来人啊,把刘伯温给咱拖下去,一个月内,不,不对。半年内,咱都不想再看到他!”</P>
满朝文武:……</P>
刘伯温也是一头黑线。</P>
他神色如常,微微抬起的头,是对决定的坚持。</P>
只是他也没再说什么。</P>
就这样,侍卫进来后,把刘伯温拖了出去。</P>
这下朱元璋总算是得了安静。</P>
站在满朝文武中间的朱棣站了出来。</P>
刘大人的话,虽说是刺耳了些许。</P>
却也是当下最应该做的。</P>
“父皇,儿臣认为刘大人的话并无任何问题,但儿臣也知晓,您的状态十分不对,无心管理这一切。若是您对儿臣放心的话,那就让儿臣来管。”</P>
朱元璋目光落在朱棣的身上。</P>
有些许凌厉,还有些许讽刺,更带着点点的不信任。</P>
朱棣保持着姿势,任由着朱元璋看。</P>
他怎会不知,自己比起大皇兄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P>
好在比起其他几位皇子,自己的境地还算不错,朝中也有职务。</P>
父皇和大皇兄有事离开朝廷的时候,那些也都是自己代劳的。</P>
想来多多少少父皇也会放心一点。</P>
朱元璋很烦躁。</P>
正在纠结的时候,满地的大臣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