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挥手。</P>
大臣们就走上前来。</P>
“启禀皇上,淮河……”</P>
“皇上,微臣是觉得先前……”</P>
大臣们几乎都有话说。</P>
朱元璋瞪着一双大眼,无奈的看着面前絮絮叨叨说个不停的大臣,内心无奈到了极致。</P>
他缓慢的扭过头,看向朱标。</P>
朱标斜斜的笑着。</P>
模样有些挑衅。</P>
仿佛在说,老头子你就慢慢享受吧。</P>
拳头,控制不住的捏紧,一次又一次的加大力气。</P>
氛围也逐渐变得微妙起来。</P>
大臣们被朱标这模样吓到,扭过头,看向四周,最后疑惑的目光落在了朱标的身上。</P>
朱标淡然的挥手:“你们继续,当孤不存在就好。”</P>
大臣们又转过身来。</P>
此刻朱元璋面色不悦。</P>
他们都知道,皇上怒火很大,一旦招惹了,后果不堪设想。</P>
所以现在……</P>
要不还是算了吧。</P>
一些比较“机灵”的大臣,快速的行礼告退。</P>
夏元吉看着情形不对,也想走。</P>
只是,刘伯温泰然处之,怕是他要继续下去。</P>
这朝中大臣中,自己位置也算高了,还得了殿下的器重,要是在这个时候跑了,怕是不大好。</P>
可若是不跑,继续留下,这也……</P>
夏元吉纠结,为难。</P>
而刘伯温呢,在等待了一会儿,大臣们都不开口了,才走到朱元璋的面前。</P>
“启禀皇上,长江黄河的中下游每年多发洪涝灾害,四川以及云南等地则是泥石流,地震等,几乎每年,都有百姓落难,朝廷则处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位置上,万一哪一年灾害过大,恐怕……所以微臣认为,要防患于未然。”</P>
朱元璋听到刘伯温说话后,缓缓的看来。</P>
片刻后,他冷冷的开口:“那刘爱卿觉得,要如何处置?”</P>
“首先,黄河长江以及分支流域,可以加固堤坝,同时再开沟凿渠,在灾害发生的时候,可将水引到别的地方去,减少短时日内的洪水过快对农田以及农家的冲击。”</P>
朱元璋颔首:“这办法确实是有用,不过长江黄河流域,可是蔓延了数千里,纵然是防控主要在中下游,那也是不少的距离。这工程,太过浩大,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太多。”</P>
刘伯温颔首,明白朱元璋所顾虑的。</P>
但形势就这般严峻。</P>
不得不处理。</P>
“微臣是觉得,工程浩大,可一点一点的来。”</P>
“比如,今年长江流域丰收,那就中下游,取一部分加固,分流。银子的话,就用当地的税收。”</P>
说到此,他回眸看向朱标。</P>
朱标皱眉,心下有点点惶恐。</P>
此事和他有什么关系?</P>
应当是没有关系的。</P>
那为何还看过来?</P>
他说了不管事就是不管事。</P>
纵然是天塌下来了,也不会管。</P>
“微臣记得,先前殿下是提议百姓们因地制宜,将自己住的地方修葺得好一些。同样的,这个办法也可用在这里。”</P>
“加固堤坝,不可用木头,泥土呢。但若是烧制过的泥土呢?”</P>
闻言的朱元璋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P>
“烧制过的砖块?长江黄河等中下游确实是泥土甚多,可想要烧制合格的泥土,却不见得有多少。”</P>
对此,刘伯温早就想好了。</P>
“寻常的皆可。”</P>
朱元璋不明白。</P>
“为何寻常的也行?刘大人,如今的你也是身居高位。这有些话,还是慎重一点。”</P>
言下之意就是,你又没有去过,怎会知道泥土好坏。</P>
如今倒是信誓旦旦的开口,此事怕是不太好实行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