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二)(1 / 1)

花边文学 鲁迅 466 字 10个月前

白道

尤墨君先生以教师的资格参加着讨论大众语,那意见是极该看重的。他主张&34;使中学生练习大众语&34;,还举出&34;中学生作文最喜用而又最误用的许多时髦字眼&34;来,说&34;最好叫他们不要用&34;,待他们将来能够辨别时再说,因为是与其&34;食新不化,何如禁用于先&34;的。现在摘一点所举的&34;时髦字眼&34;在这里--

共鸣对象气压温度结晶彻底趋势理智现实下意识相对性绝对性纵剖面横剖面死亡率(《新语林》三期)

但是我很奇怪。

那些字眼,几乎算不得&34;时髦字眼&34;了。如&34;对象&34;&34;现实&34;等,只要看看书报的人,就时常遇见,一常见,就会比较而得其意义,恰如孩子懂话,并不依靠文法教科书一样;何况在学校中,还有教员的指点。至于&34;温度&34;&34;结晶&34;&34;纵剖面&34;&34;横剖面&34;等,也是科学上的名词,中学的物理学矿物学植物学教科书里就有,和用于国文上的意义并无不同。现在竟&34;最误用&34;,莫非自己既不思索,教师也未给指点,而且连别的科学也一样的模胡吗?

那么,单是中途学了大众语,也不过是一位中学出身的速成大众,于大众有什么用处呢?大众的需要中学生,是因为他教育程度比较的高,能够给大家开拓知识,增加语汇,能解明的就解明,该新添的就新添;他对于&34;对象&34;等等的界说,就先要弄明白,当必要时,有方言可以替代,就译换,倘没有,便教给这新名词,并且说明这意义。如果大众语既是半路出家,新名词也还不很明白,这&34;落伍&34;可真是&34;彻底&34;了。

我想,为大众而练习大众语,倒是不该禁用那些&34;时髦字眼&34;的,最要紧的是教给他定义,教师对于中学生,和将来中学生的对于大众一样。譬如&34;纵断面&34;和&34;横断面&34;,解作&34;直切面&34;和&34;横切面&34;,就容易懂;倘说就是&34;横锯面&34;和&34;直锯面&34;,那么,连木匠学徒也明白了,无须识字。禁,是不好的,他们中有些人将永远模胡,&34;因为中学生不一定个个能升入大学而实现其做文豪或学者的理想的&34;。

八月十四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十八日《中华日报·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