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幻毒散(2 / 2)

“住口!顾鹤鸣大人的遗体尚未寒凉,你怎么能这般诋毁于他?此事休要再提!”张贺涛厉声打断,将酒杯重重拍在桌上,这一举动让紫月吓了一跳,她从未见过张贺涛如此愤怒。</P>

“你先休息吧,我出去走走。”张贺涛整理了一下衣衫,离开了眠月楼。紫月望着他的背影,欲言又止,只能默默地看着他消失在夜色中。</P>

一轮明月高悬天际,寂静的街道上行人稀少。打更的老孙头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看见了独行的张贺涛,赶忙上前恭敬行礼。</P>

“哎呀,张大人,这么晚怎么还一个人出来呢?顾大人过世了,您可得保重身体啊!”老孙头关切地说着,语气中充满了激动与担忧。</P>

张贺涛苦笑着摇了摇头,若他知道事情的真相,恐怕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了。他的心头浮现出韩世忠将军的教诲:“我大宋男儿当以守护家国、安定百姓为己任,即使离开军队,也要忠诚于国家,竭力保护黎民百姓的安全。”正是秉持这种信念,张贺涛才决然地做出了那件不为人知的事。</P>

当张贺涛步履蹒跚地回到家门口时,赫然发现门前伫立着一个二十年前就约定不再私下相见的故人——顾安。</P>

“你来干什么?不是说好了再也不私下接触了吗?”张贺涛阴沉着脸质问。</P>

顾安不以为意,扬了扬手中的酒壶,示意要与张贺涛共饮几杯。张贺涛并未回应,径直推门走进屋内。</P>

“我这里可不欢迎你。”张贺涛显然心生不悦,尽管五年前在襄阳府街头意外重逢,并得知顾安已成为新任知府顾鹤鸣的贴身管家,但二人曾有过的二十年不见的约定仍让他感到不安。</P>

“张大人何必如此决绝,我来找您并非无事,只是想求得一个答案,关于我家老爷离世的那个答案。”顾安嘴角含笑,眼神中却透出一丝戏谑。</P>

张贺涛瞬间挺直腰板,目光如炬地凝视着顾安,试图从他的眼神中捕捉到真实意图。</P>

“你到底想说什么?”张贺涛严肃地质询。</P>

“顾鹤鸣是被你所杀,对吧?”顾安一仰头,将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话语掷地有声。</P>

张贺涛闻此言如同遭遇晴天霹雳,虽明知真相早晚会被揭开,却未料到来得如此之快。</P>

见张贺涛面露惊愕,顾安并无丝毫惊讶,这更证实了他的猜想:顾鹤鸣的死确实与张贺涛脱不了干系。</P>

“我在老爷书房找到了一瓶‘幻毒散’,这种毒药的威力,您应该比我更清楚。”顾安从怀中摸出那瓶白色的瓶子,瓶身上一抹血红格外刺眼。</P>

见到幻毒散,张贺涛如泄气般瘫坐在凳子上,正待顾安继续追问之际,包清带着衙役们闯入了房间。</P>

“接下来的故事由我来揭晓吧,张贺涛大人,你精心策划的这一局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包清语带敬佩,又夹杂着几分犀利。</P>

二十年前的烽火岁月里,张贺涛与顾安皆是韩世忠麾下的骁勇副将,他们共同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深受韩世忠将军的倚重。然而随着岳飞岳王爷遭秦桧陷害身故,韩世忠的抗金大业也随之戛然终止。张贺涛被调派至地方军队任职,而顾安则选择了退隐江湖,自此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P>

张贺涛在地方官场如鱼得水,凭借其早年积累的战功以及多次率队成功平定匪患、保境安民的功绩,受到了地方官员的高度评价,并屡次上书朝廷请求对他进行表彰嘉奖。</P>

在一次剿匪行动中,张贺涛偶然救下了一户身处危难之中的家庭。那是在郊外的一片混战中,这家人的家仆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只剩下一个浑身伤痕累累却仍在顽强抵抗土匪的勇士。见状,张贺涛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成功解救了这户人家。</P>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英勇无比的家仆正是多年未曾谋面的顾安。两人曾情同兄弟,在分别之际依依不舍,如今久别重逢,张贺涛激动不已。然而,顾安的表情却显得有些异样,他仿佛对张贺涛视若无睹,只是淡漠地看向他的主人。</P>

原来,这一家人姓顾,是从饱受金国苛政压迫的北方逃亡到宋朝的中原百姓。金人统治下的宋民生活苦不堪言,为了生存,他们举家南迁。而顾安,则是在数年前被这一家人从生死边缘救回,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毅然决然成为了这个家庭的贴身保镖。</P>

救下顾家一家后,顾老爷子和夫人感激涕零,连他们尚未成年的独子顾鹤鸣也连连致谢。张贺涛安排衙役护送他们走出密林,并委托专人将这一家人平安送达家乡。而当时的他并不知晓,这只是他与顾鹤鸣之间缘分的开始。</P>

时光荏苒,十年之后,张贺涛调任至襄阳府担任军事要职,与此同时,昔日稚嫩的少年顾鹤鸣历经科举考场上的激烈角逐,一举摘得状元桂冠,受到了皇帝的青睐,被钦点前往庐州府出任通判,负责治理这个北方重镇。</P>

在顾鹤鸣的励精图治下,短短几年间,庐州府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几乎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状态。因其卓越政绩,顾鹤鸣再次得到了皇帝的关注,被提拔至京城,坐上了户部员外郎的位置。</P>

京城官场犹如一个大染缸,即便是曾以清廉自居的顾鹤鸣也无法置身事外。朋党之争愈演愈烈,顾鹤鸣虽想保持中立,无奈政治漩涡中的身不由己,因站队不慎而遭排挤,被贬谪至襄阳府担任知府之职。</P>

命运使然,顾鹤鸣与张贺涛在襄阳府再度携手共事。两人联手之下,襄阳府得以高效治理,秩序井然。随着政绩显着,张贺涛也因此再获升迁,荣登襄阳府通判之位。</P>

顾鹤鸣在政绩上堪称楷模,但人无完玉,步入京城官场后,他不幸沾染了官员们常有的致命弱点——贪婪。这位曾经清廉如水的官员,在数年的京华岁月中逐渐蜕变成一个硕大的蛀虫,尽管他在任期间实实在在地为民办了不少实事,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赞誉,甚至收到了象征民心所向的万民伞。</P>

贪婪终究是贪婪,对于那些前来求他办事并送上厚礼的人,顾鹤鸣不再拒之门外,但他也立下了一套自以为的原则:不接受涉及贪赃枉法之事的贿赂,不参与颠倒黑白的勾当,更不支持仗势欺人的行为。然而,除了这些底线之外,其他的好处他几乎照单全收,以至于后来,即便面对出卖国家利益的诱惑,他也未能坚守初心。</P>

在庐州府担任通判时,顾鹤鸣因互市与金国边境指挥官建立了友好关系,两人共同推动了一系列互利政策,使得边界贸易日渐繁荣。</P>

回到京城之后,顾鹤鸣仍通过书信与金国指挥官完颜五竹保持着联系。直至某一天,一封来自完颜五竹的特别书信悄然降临,自此,顾鹤鸣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这一转折点成为了揭开其背后隐秘故事的关键线索。</P>

“顾大人,自庐州一别后,兄弟我真是无时或忘啊。”完颜五竹在信中如是写道,“近日我将抵达京城健康,期盼能与兄长再度相聚,共饮畅谈。”</P>

两人如期在京城赫赫有名的酒楼“德福楼”相见。几轮美酒佳肴过后,雅间里的完颜五竹已然醉意微醺,面色泛红,话匣子也大开了起来。</P>

“老哥,假如有一个让你一夜暴富的机会摆在眼前,你会不会心动?”完颜五竹苍白的面庞上闪烁着异样的兴奋。</P>

顾鹤鸣心中生疑,目光炯炯地盯着他:“什么机会?”</P>

趁着酒劲,完颜五竹吐露了此行的真实目的:金国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对宋国发动战争,他们意图在宋国内部寻找一群高官作为内应,影响皇帝决策,并窃取边关机密情报。</P>

“这些投靠我们的官员,根据所提供情报的价值不同,都将获得数千乃至数万两白银的丰厚报酬。而且,还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政治地位提升。”完颜五竹打了个饱嗝,话语中满是诱惑。</P>

面对如此消息,顾鹤鸣却脸色凝重:“你为何要告诉我这些,难道不怕我泄露出去?”</P>

完颜五竹闻言仰天大笑:“我知道你在乎的是黎民百姓,只要是有利于百姓的事,你都会去做。你们那昏庸的皇帝,身边的奸佞当道,只知道鱼肉百姓。这样的朝廷,你又何必为它赴汤蹈火呢?”</P>

顾鹤鸣心神黯然。自从步入京城仕途以来,他见识过太多朝廷高官们的伪善面孔,口头上满是仁义道德,背地里却是贪污腐败,完全不顾百姓死活,毫无宏图壮志,只知为自己谋利。</P>

“你让我背叛国家,可曾想过我是朝廷钦点的状元?”顾鹤鸣内心挣扎不已。然而,完颜五竹的话语如同锥心刺骨:“状元?朝廷何时真正重视过你这个状元?你在庐州府推行互市政策,却被朝中小人诬陷暗通金国,收受巨额贿赂。你在户部勤勉尽职,废寝忘食,却又因与上司不和,被指责尸位素餐,权势过大。这些,你还记得吗?”</P>

顾鹤鸣陷入了沉默,完颜五竹的话确实戳中了他的痛处。</P>

自古以来,许多贤良之士在世事无常中被迫走上歧途,顾鹤鸣亦无法逃脱这样的命运轮回。他开始反思,如果背叛朝廷能换取百姓生活的改善,即使背负千古骂名又何足挂齿?何况那笔丰厚的酬金足以让他救济众多困苦的黎民百姓。</P>

在边疆之地,他亲眼目睹了太多的平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数将士为国捐躯后,他们的家人却孤苦伶仃,朝廷的抚恤远不能填补失去亲人的痛苦与生活的艰辛。那些曾为北伐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们已被世人遗忘,而他们的家属则成为了朝廷掩盖事实、粉饰太平的牺牲品。</P>

“罢了,我便如此做。”顾鹤鸣眼神坚定,迈出了背叛国家的第一步。</P>

接下来数年里,作为户部员外郎的顾鹤鸣巧妙地利用职权,将宋朝财政机密源源不断地传递给金国。同时,他积极结交军中将领,通过他们口中探知军队的装备情况和士气动态。此外,他还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宋朝高层竟也有金国安插的间谍,而他的许多行动背后,都得到了这位神秘人物的暗中支持与协助。</P>

最终,当顾鹤鸣被朝廷排挤出京时,正是这位神秘人物的精心策划。因他的某些行为已经引起怀疑,为了保护更多的秘密不致泄露,必须尽快让他撤离京城,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更大危机。</P>

来到襄阳府后,顾鹤鸣表面上恢复了宋朝忠臣的身份,稳住了阵脚,在平静的岁月里蛰伏几年。然而暗地里,他仍与金国的完颜五竹保持着联系,继续秘密输送情报。尤其是,顾鹤鸣打起了拉拢张贺涛的主意,作为北伐战役中的英雄人物,张贺涛在军中拥有众多旧部和极高威望,一旦能将其收入囊中,无疑将大大加速他的计划进程。</P>

张贺涛对他的提议断然否决,因为在他心中,金兵残暴不仁的形象早已根深蒂固。他曾亲眼目睹金兵如何欺凌无辜百姓,烧杀抢掠,无数村落被毁,城镇化为废墟;也眼见无数平民死于金兵刀下,血流成河;更看见他们肆无忌惮地侵占着大宋的江山社稷。</P>

“因此,你决定策划毒杀顾鹤鸣。”包清一针见血地指出。</P>

面对包清的直言,张贺涛神色略显颓唐,但眼神中却毫无悔意,“对于这种背叛国家、出卖民族利益之徒,每一位忠诚的大宋男儿都有义务除之而后快。”</P>

身为朝廷重臣,想要悄无声息地除掉顾鹤鸣绝非易事。张贺涛耐心等待着最佳时机的到来。</P>

终于有一天,下属急报,襄阳城南出现了一头凶猛怪兽,已有多名猎户丧命其口。这头怪兽力大无穷、皮糙肉厚,寻常兵器和毒药对其皆无济于事,使得周边百姓惶恐不安,纷纷恳求官府出兵铲除。</P>

顾鹤鸣素以爱民如子着称,与张贺涛共同商议对策。张贺涛提出,唯有军中秘传的“幻毒散”方能制服此兽,这种毒药毒性剧烈无比,一旦触及皮肤即可迅速致死,任何猛兽都无法抵御其威力。</P>

由于张贺涛曾是军中将领,如今下放到地方任职,无法直接申请使用幻毒散。于是,在他的推荐下,顾鹤鸣亲自申领了幻毒散。</P>

几日后,幻毒散通过驿站送至襄阳府。凭借幻毒散,张贺涛成功捕杀了那头怪兽,并将剩余的幻毒散悄悄收起,准备在适当时机归还兵部。</P>

此事过后,顾鹤鸣与张贺涛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尽管张贺涛拒绝了顾鹤鸣的拉拢,却也无法向上级揭发他,一则缺乏确凿证据,二则他已经下定决心要亲手解决这个问题。</P>

张贺涛无法忍受那些人将无数将士用生命换来的江山拱手让给敌国,若朝廷无力解决,那么他就要亲自出手。他将自己的计划透露给了红颜知己紫月,紫月听闻后大为震惊,竭力劝诫他明哲保身,切勿行此灭门之罪。然而,张贺涛坚持认为,如果放任顾鹤鸣继续下去,整个襄阳府乃至整个朝廷都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P>

张贺涛以拜访为由来到了顾府,顾鹤鸣误以为他已回心转意,对其毫无戒备。在会面中,张贺涛表面上和颜悦色,暗地里却不动声色地将幻毒散混入了茶水中,袅袅的茶香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无法察觉其中隐藏的杀机。</P>

随后,张贺涛找了个借口匆匆离去,并趁机将剩余的幻毒散藏匿在顾鹤鸣书房的隐蔽角落。顾鹤鸣起身相送,整个过程被仆人们看在眼里。待张贺涛走后,顾鹤鸣返回书房品茗,随着时间推移,毒性悄然透过茶香侵入体内,顾鹤鸣猝不及防,顷刻间便倒毙在书房之内。</P>

夜幕降临,张贺涛再次潜入顾府,巧妙地运用军中的易容手法,用白色胭脂掩盖了顾鹤鸣脸上因中毒而产生的黑青色斑块,旨在制造惊吓、混淆视听。</P>

这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由于顾鹤鸣平日习惯独自在书房处理公务,仆人们不敢轻易打扰,再加上张贺涛身手不凡,行动轻盈,成功避过了所有人的视线。</P>

包清疑惑不解:“你为何要故意留下幻毒散?这不是自投罗网吗?”</P>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早晚都会被人发现,关键是谁能揭开真相。”张贺涛坦然回应。</P>

随着案件真相大白,张贺涛因为毒杀顾鹤鸣被包清带回京城接受调查。与此同时,顾鹤鸣通敌叛国的罪行也被证实,并牵扯出一连串朝廷高官。皇帝闻讯震怒,下令包清彻查此案,务必将金国埋伏在宋朝的间谍网络彻底清除。</P>

至于张贺涛的结局,他的功过相抵,最终得以无罪释放。经历了这场风波,他早已对仕途失去了兴趣,选择与红颜知己紫月归隐山林,共同享受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